王岐山把心願紙條塞入哭牆 以色列輿論正反對壘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0月24日訊】中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日前出訪以色列,在參觀耶路撒冷的猶太教聖地「哭牆」時按慣例在牆縫中塞入了寫有心願的紙條。當天,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見了王岐山,雙方即將簽署涵蓋多個領域的聯合協議。而以國與中共經貿合作升溫迅速的現狀,令以國輿論出現正反截然對立的兩種立場。

王岐山在「哭牆」塞入的心願紙條上書「和平」二字

當地時間10月22日王岐山帶領一眾中國商界的大佬們抵達以色列後,先去參觀了耶路撒冷的猶太教聖跡「哭牆」(又稱「西牆」)。

據當地媒體的報導,在王岐山參觀哭牆時,當地文物基金會的負責人Mordechai Eliav向王岐山講解了猶太人與這個「聖跡」的歷史淵源。之後,王岐山按照當地的宗教文化做了禱告,並將一個寫着心愿的紙條塞入哭牆牆縫內。

據Breaking Israel News報導,當天,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攜夫人一同會晤了王岐山,雙方還在耶路撒冷共進晚宴。

23日,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埃馬努埃爾•納赫雄(Emmanuel Nahshon)在其社交平台推特(Twitter)帳戶上發帖稱,「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耶路撒冷哭牆遵循古老傳統,並將一張紙塞入牆內,上面書寫有『和平』一詞。」 納赫雄並在推特上對王的這個心願致謝。

按計劃,23日王岐山還將會晤以色列總統魯文•里夫林(Reuven Rivlin)。 24日,王岐山將與內塔尼亞胡一起在以色列外交部共同主持第四屆「中國和以色列創新峰會」,雙方將在這次會議上簽署涵蓋科學技術、生命科學、創新、數字健康和農業等領域的「八項聯合協議」。

以中經貿升溫迅速 引發以國輿論激烈爭議

外界普遍認為,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加劇的背景下,王岐山出訪以色列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加強與以色列等其他國家的經貿關係,為「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中共經濟尋找出路,包括試圖以間接的渠道獲得被美國封殺的高新技術。

以色列在尖端科技技術領域擁有明顯的優勢,因而有「創新國家」之稱,被世界公認為僅次於硅谷的全球第二大科技創新基地。

近年來,中以經貿合作日益密切,中以雙邊貿易增長速度甚高,從1992至2017年雙方總貿易額由5,000萬美元,上升至131億美元。如今中國是以色列在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在全球則屬第三。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來自中國的投資已占有以色列科技領域投資的三分之一,而2018年的前8個月,以色列對華的商品及服務出口就高達3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3%。

對於以色列政府與中共政府的經濟貿易合作關係日益升溫的現狀,以色列國內輿論界出現了截然對立的兩種立場。

支持以中進一步強化經貿合作的媒體,在相關報導中把以中經濟貿易合作稱為所謂「新紀元下的繁榮」,並大力宣傳來自中國的投資「層面廣」,投資方式較為「靈活」, 有助於以色列高新科技產業的工業化等好處。

與此同時,以色列國內對以中經貿關係持憂慮甚至反對態度的媒體也開始發力,抨擊以色列政府的這個決策恐危及以色列國家安全。

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10月22日刊發的一篇文章就批評內塔尼亞胡在發展以中貿易上「做過頭了」。

報導引述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席賀勒夫(Shaul Horev)指出,以色列允許中共政府支持的中資企業參與以色列海法港(Haifa)營運,恐危及以色列的國家安全並給以色列帶來外交上的困擾。

賀勒夫嚴辭批評內塔尼亞胡政府為了吸引中方的投資,已經將「謹慎」二字拋諸腦後。賀勒夫表示:照當前的這種態勢發展下去,以色列恐怕很快就會發生「第二次『費爾康危機』」。

據了解,海法港一直為美國的第六艦隊提供港口設施,中共參與該港口的營運後,美國官員已經放話稱,以後美國將不會把海法港作為美軍艦隊的母港。

而所謂「費爾康危機」,指的是以色列曾於1998年與中共政府達成的出售「費爾康預警機」的交易,但在美國政府施壓下最終被迫於2000年取消的事件。

當時美國政府不允許以色列向中方出售「費爾康」預警機的理由是,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原本是在美國預警機的技術基礎上研發出來的,而以方向中方出售的所有武器技術(其中包括美製裝備和先進的防務技術)都可能被中共政府用來威脅台灣的安全,並進而在戰略上危害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

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的前局長哈利夫(Efraim Halevy)也對以色列現政府「太過熱心與中國做生意」提出批評。哈利夫直言,「以色列的戰略性盟友是在西方」,他還強調說「中國(中共政府)是伊朗的盟友,他們會出售核技術給伊朗。」

伊朗長期以來一直是以色列的死敵,以色列之前更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政府退出了伊朗核協議,重啟對伊制裁。

針對以色列與伊朗以及美國政府之間的這種特殊關係,哈利夫警告以色列當局:如果將來中共要在以色列以及以國的中東敵人之間選邊站,後者一定是中共的選擇。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