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隨筆:做人第一,學問第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9月10日訊】孔子在《論語•學而》中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第二位。事實上,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都非常重視德育。

作為一個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有修為、有教養,這比有文化更重要。一個人學業上的缺陷,也許只會影響他一時,而做人上的缺陷,卻可能影響他一生。

古人云:「德教為先,修身為本。」就國家而言,「德者,國之基也」;就集體而言,「德者,民之信也」;就個人而言,「德者,才之帥也」。因此,在整個人生道路上,我們一定要先學會做人,以良好的人品鑄就崇高的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養,實現自己的理想,創造人生的輝煌。

我們目前正處在一個全面開放、信息化、數位化的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以及社會經濟生活方式,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強烈衝擊著當代青少年和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很多學生都存在責任心不夠、不尊重別人、誠信意識淡薄、習慣說髒話、承受挫折能力較差,是學生在做人方面的缺失。在學會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做到修養與學識並重。一個人不但要有能力,還要有善良的人格。

我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優秀的中華傳統美德,包括為人、為學、為君、為官、為民、為父、為夫、為婦、為兄、為子孫的道德規範。

所謂教育,就是教人學會做人。聯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無論「學會」什麼,最基本的落腳點,還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是四大支柱的關鍵。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