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笑話一擔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7月05日訊】俗語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秀才是古代的知識份子,在科舉時代可以說是政府官員的「預備科」,秀才的風度、器識成了映照社會文化、道德水準的一面鏡子。看清代石成金的《笑得好》笑話集子,反映清代時秀才的「笑話」已經不少了。

笑話一擔

清朝有個秀才,年將七十,意外得一子,就取名「年紀」。
不久後,又生一子,這娃兒像是能學文讀書的模樣,因此取名叫「學問」。
次年竟然又生一子,秀才笑著說道:「如此一大把年紀了,還生這娃兒,真是笑話啊。」便叫這個孩兒「笑話」了。

等到三個兒子長大,沒有事做,就叫他們都入山打柴。
三兒打柴歸來,秀才問道:「三個兒子誰打的柴多?」妻子回答說:「年紀有了一把,學問一些也沒有,笑話倒有一擔。」

石老*評語:「有年紀而無學問,已是笑話,何況更有笑話乎!」

秀才斷事

兩個鄉村白丁說起夢想,竟而發生了爭執。
一個說:「我如果有百畝稻田就足夠了。」
鄰人聽了心中不爽,就說:「你若有百畝田,我養一萬隻鴨,吃盡你的稻子。」
二人就這樣爭來爭去、鬥來鬥去,沒完沒了,於是要告官。

兩個人卻不識衙門長得啥模樣?經過儒生學校,看見紅牆大門,就互扭著進了門。
剛好看到一個秀才在廳堂上,他們以為是官員,就各自告訴。
秀才聽了,說道:「你去買起田來,他去養起鴨來,待我做起官來,才好代你們審這件事。」

秀才讓鼠蜂

鼠與蜂要結兄弟之盟,請一個秀才主盟。秀才不得已去了,自己排行老三。人家知道了就問他:「公為何屈身鼠輩之下?」
秀才回答:「他倆一個會鑽、一個會刺,我只好讓他們一些罷!」

石老評語:「不會鑽刺的,才是個真秀才。」

*《笑得好》作者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共二集約二百則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為提振世道、回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認為人性本善,是因為物慾昏蔽了善性、敗壞的風氣墮落了人心,沾染成痼疾,醫藥也難痊。所以他以「笑話」為針砭。他希望聽到他的笑話的人,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這就是《笑得好》的人,這一來,「人性之天良頓複,遍地無不好之人」。

石成金在近三百年前已經意識到:世道人心敗壞已經是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世人了!他在〈自序〉中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過了近三百年後的今天來看《笑得好》,猶然是笑話中的奇寶,博君一笑、醒世頓悟。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