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作曲家李元貞 紐約Mise-En 音樂節發表新作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6月29日訊】台灣作曲家李元貞新作Indispensable Dislocation (暫譯:不可或缺的錯位)經過激烈競爭,於來自全球48國共572件徵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入選今年度紐約Mise-En音樂節,將於6月30日於台北經文處舉行的新音樂創作馬拉松音樂會進行世界首演,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聆賞。

本年度Mise-En音樂節於6月27至30日舉行,推出一連串現代音樂作曲家工作坊及音樂會,自前輩作曲家Klaus Huber作品音樂會揭開序幕,6月29日(週五)晚間於斯堪地那維亞之家舉行「來自北海的聲音」音樂會,發表北歐地區各國入選作曲家作品,6月30日(週六)下午則與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合辦新音樂馬拉松音樂會,集結來自多國共14位作曲家入選作品將分於三場音樂會演出。


演出現場。(圖片來源:台北經文處)

作曲家簡介

李元貞於台北藝術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並獲耶魯大學藝術家文憑,後至芝加哥大學修習歌劇、音樂多媒體研究、劇本與表演研究,於2015年取得芝加哥大學音樂博士學位,2016至2017年間,任職奧勒岡州波特蘭市里德學院(Reed College)音樂系客座教授,現為自由作曲家。
李元貞的創作內容豐富多元,自2000年起即採融台灣北管、喪事、無調性音樂、舞台走位、拼貼等材料,隨後推出劇場、肢體、傳統音樂、與西洋樂器跨界的作品。2003年的古箏獨奏《貓嬉》以及2007年二重奏《貓兒嬉》更為傳統音樂界的古箏獨奏作品注入了音樂與表演的新血。2006年,李元貞與國家國樂團合作,為客家歌謠改編長達40分鐘的國樂伴奏,是客家音樂與國樂跨界最早的例子之一。其作品獲選發表於美國 Society of Composers 全國音樂論壇、芝加哥大學【Contempo】系列、新英格蘭【Composer/Pianist Concert Series】、柏林【Soundbridges: New Music From Taiwan】,兩廳院【台灣新銳作曲家聯展】、耶魯大學 【New Music New Haven】系列音樂會、日本【東京 2003年亞洲音樂節】等。

音樂節簡介

Ensemble Mise-En成立於2011年,匯聚了近20位來自各國的頂尖樂手,其演出特色為提供觀眾跨文化及實驗性的多元聽覺感受,以及演奏長期為人們所忽略的當代作曲家作品,期透過深入的研究以及不同的詮釋,賦予當代創作樂曲新的意義與生命,同時使新生代作曲家的作品有更多被聆聽的機會。

Ensemble Mise-En於2014年起辦理Mise-En Music Festival,經由向國際徵件,並由紐約地區的演奏家、作曲家以及藝術家所組合而成的評選團,甄選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代音樂作品於音樂節中演出,並與駐紐約的各國文化機構合作打造出當代音樂創作者的發表及交流平台。

歷年來共有顏名秀教授、羅芳偉、林岑芳、謝蕙馨(2014)、林芝良、張玹(2015)、陳立立、羅仕偉、趙泰廣(2016)、張譽馨(2017)等多位台灣作曲家入選及出席參加。

新音樂馬拉松音樂會資訊:
日期:2018年6月30日(週六)
地點: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免費活動、自由入場

New Music Marathon I
4:00-5:00PM
PROGRAM

Ewa Trebacz (USA/Poland): Ligeia (2016, NY premiere)
Benjamin Oliver (UK): Mr. Turquoise Synth (2017, US premiere)
Philip Schuessler (USA): Fireflies Were Making Decodable Signals On Behalf of Stranded Spirits… (2014, NY premiere)
George Holloway (UK): Crystal Images II: Beijing Hutongs, Spring ’18 (2018, world premiere)
Jose Manuel Serrano (Argentina): Pentimenti en la obra de Frenhofer: hommage à Claude Debussy (2018, world premiere)

New Music Marathon II
5:30-6:30PM
PROGRAM

Johanna Ruotsalainen (Finland): Fimbulvetur – The GreatWinter (2018, world premiere)
Sunghyun Lee (South Korea): hmm…do you LOVE suspensions? (2017, US premiere)
Juri Seo (South Korea/USA): Suite for cello (2018, world premiere)
Alican Camci (Turkey): valse triste redux (2017, US premiere)
James Budinich (USA/Croatia): Evening, in the Open Air (2017, NY premiere)

New Music Marathon III
7:00-8:00PM
PROGRAM

Yuan-Chen Li (Taiwan/USA): Indispensable Dislocation (2018, world premiere)
Amy Brandon (Canada): lake strata (2017, US premiere)
Simon Sofelde (Sweden): Fanfar (2018, world premiere)
Sonja Mutic (Serbia/Croatia): abgrund (2017, US premiere)

作曲家完整介紹

李元貞 Yuan-Chen LI (b.1980), 作曲家

李元貞,為臺灣六字級末之年輕輩作曲家。幼時由吳丁連啟蒙作曲與古典音樂,與梁孔玲學鋼琴。1998年起就讀臺北藝術大學,跟隨作曲家洪崇焜與楊聰賢,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並向李楓和李殿魁學習古琴與音韻學,並在「2000亞太藝術節」期間與日本能笛家瀧澤成實學習能笛。在台期間,作品被民族音樂學者吳榮順和擊樂家徐伯年(十方樂集)賞識。2006年旅美留學,受到吳氏夫婦以及鋼琴家林和惠的支助,於2008年取得耶魯大學藝術家文憑,師事 Martin Bresnick 和 Michael Friedmann 等人;於2009年度獲得芝加哥大學入學許可及全額獎學金,以及2011年度教育部留學獎學金,在 2015 年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所著的論文The Difficult Voice in Vocal Composition – Composers’ Aesthetic Responses to Secondhand Holocaust Experiences (困難之聲 – 作曲家對於猶太屠殺二手經驗的藝術性回應) 獲得博士候選人資格,並在同年以音樂作品「漂點」取得音樂哲學博士 (人文學院音樂系)。期間師事波蘭作曲家 Marta Ptaszynska,和新音樂節目系列 contempo 藝術總監 Shulamit Ran 的指導,向芝加哥交響樂團現代音樂 (MusicNOW) 總監 Cliff Colnot 學習管弦樂法和排練。留學期間,與音樂總監梁孔玲、作曲家李子聲、指揮家江靖波、以及國家表演中心等有重要的合作。

李元貞20歲時即以室內樂《葬》不尋常的配器與北管風格使她受到作曲界的關注,而在 2003年【東京2003年亞洲音樂節】(Asian Music Festival 2003 in Tokyo) 首演的大型管絃樂《春日醉起言志》顯示她卓越的管絃樂法與想像力,為“某種程度似乎總結了近半個世紀台灣追求二十世紀「音樂現代性」的成果”(連憲升, 2008)。碩士學位的代表作《間奏曲:參》納用古琴,轉化戲曲聲韻的音色現象至室內樂的樂器實踐,來闡述禪坐的心靈空間。作曲家李子聲評(2010):「少見作品編制為十件西洋樂器與罕見用於合奏的中國古琴,此異質性與個性極強的古琴並非如往常作曲家將之視為主奏者的處理手法,而是徹底融入合奏中,與其他樂器平起平坐,共同營造出樂曲迷人的氛圍。」而她在古箏獨奏《貓嬉》所運用的肢體、念唱或演奏場域等表演元素,解放古箏固有的性向,其逆向操作和趣味大受傳統音樂界的矚目。編曲風格多元,除了為國寶級客家歌手賴碧霞等改編國樂團伴奏外(2006),也在2010年的改編作品《福爾摩沙之民歌新聲集》,以台灣四大語系國、台、客暨原住民語等流行歌謠組成,打造精緻藝術化、適合古典美聲的「民歌集」。留美後的寫作重心轉為開發音樂中的意念與聲域兩者之間的迴遊與轉化,例如古箏協奏曲《飛天》,大提琴協奏曲《漂點》,利用獨奏與協奏的關係,在支聲複音 (heterophony) 與獨創的梵唄體 (free-chant) 來闡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衝突與包容。

作品獲選發表於作品獲選發表於 Society of Composers 全國音樂論壇、Ear Taxi New Music Festival, American Composers Orchestra【EarShot】系列、University of Chicago【Contempo】系列、Thailand International Saxophone Conference、Imani Winds 音樂節、09年海峽和平交響樂團音樂會、北京國際古箏音樂節、08年紐約【Concert Artist Guild】、08-9新英格蘭【Composer/Pianist Concert Series】、柏林【Soundbridges: New Music From Taiwan】,兩廳院【台灣新銳作曲家聯展】、耶魯大學 【New Music New Haven】系列音樂會、07年【Norfolk Chamber Music Festival】、05、06年度許常惠文藝基金會之【青年作曲者傑出作品音樂會】與【制樂小集】、十方樂集十週年慶【擊樂嬉遊祭】、日本【東京 2003年亞洲音樂節】,連續03、04年度兩廳院主辦之【啟動臺灣的聲音】,2001年【關渡新創新聲】等等。作品已收錄並出版於台灣及海外等唱片和學術電子目錄,《台灣現代箏樂集一》(采風)、《台灣現代音樂三》(十方)、Formosa Caprices (Griffin) 等。重要作品與榮譽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暨國家表演中心「樂典」系列委託《間奏曲:商》(2012)、《間奏曲:參》獲2005年度教育部文藝獎室內樂首獎,《春日醉起言志》獲亞洲作曲家聯盟之許常惠紀念獎、《葬》獲慈濟藝術獎學金、 並在留學期間獲 Jacob Druckman 獎學金,Ezra Laderman Prize、 Rena Greenwalk Memorial Prize、教育部留學獎等,以及 2010 年度西提藝術村的駐村作曲家 (台北藝術村贊助)。所接獲的委託,包括十方樂集、采風樂坊 (林軍汎)、國家交響樂團、國家實驗國樂團、樂興之時圓桌武士以及管弦樂團、對位室內樂團、Norfolk Chamber Music Festival,以及演奏名家如顧鈞豪、蔡佩倫、楊千瑩、胡志龍、黃好吟、以及李世揚等等。

李元貞近年來在專業的表現,除了創作,亦包括講習與推廣,題材包括傳統樂器與音樂的再創造,宗教、詩詞、與社會精神與批評作為音樂創作的靈感等等,曾被邀請至交通大學(台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海洋大等、蘇州大學 (中國) 等校座談。她在 2008 年被推舉為校園創意詩作班 (Cedarhurst School) 譜曲 (Out Reach Project Composer),並在 2008、2012-15 年間於耶魯大學、New Haven 中學才藝教育、和芝加哥大學等主持舞蹈電影伴奏、管弦樂伴奏、作曲、理論、和通識等課程。其無比的熱忱與創意,獲得老師的佳評與學生的喜愛。她的作品自 2002 年起,即受學者與研究員的注意,現有的評論與研究論文可見於表演雜誌、繞樑、以及傳藝月刊,見楊建章、連憲升、許雯婷之專文或論壇論文,以及葉娟礽,游凱婷的碩士論文,和廖玲妮,陳翰瑞,Cindy Howng等博士論文和博士資格論文,以及簡巧珍《台灣新音樂發展之軌跡》中的篇章「新生代女作曲家」。

李元貞曾客座任教 (2016-2017) 於美國奧利岡州波特蘭市的里德學院 (Reed College),並自此居住在同一地區。

(責任編輯:張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