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增購美國農產品 中共耍弄東北農民

【新唐人2018年05月22日訊】在4月底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之際,中共緊急要求東北地區農民擴大種植大豆。不過在剛結束的中美貿易談判中,中共承諾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和能源。這會給大陸農民帶來什麼影響,請看報導。

中美貿易戰暫告段落,中共政府承諾購買更多美國產品和服務,以實質性減少對美巨額貿易順差。

那麼中國在哪些領域可以大幅增加進口?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週日(5月20日)在Fox News Sunday電視專訪中表示「我們有具體目標,它們是按行業確定的」。雖然他不能公開這一目標,但他提到有望在年內看到對華農產品出口增長35%到40%,未來3到5年中國從美國的能源採購增加一倍。

而在農產品中,對美國大豆的進口無疑會增加。按價值計算,大豆是美國對中國的第二大出口項目,去年已達120億美元。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北亞區域主管伯克(Paul Burke)說,中方如果要求國有大豆油製造商購買更多的美國剩餘油籽,有望增加1,400萬噸、價值60億美元的大豆進口。

不過,還有一筆國內的帳不能忽略。

因為中共當局剛在4月底緊急下達通知,要求東北地區多個省市擴大種植大豆面積,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的首要政治任務。東北大豆的春播是在4至5月,很多地區已經種植。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馬文峰:「今年的大豆播種面積,我們的測算就是851.6萬公頃,比去年增長了60萬公頃,產量的水平應該能高出120萬噸的樣子。大豆的播種面積增長主要應該是在東北,黃淮地區增長是有限的,因為僅僅在東北地區進行補貼。」

增種大豆這個政治任務下達之際,中美貿易戰似乎一觸即發,但如今中共以大幅購買美國農產品等條件談判休戰,多種了大豆的農民是否會受到損失?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馬文峰告訴新唐人,東北大豆儘管產量增加,但仍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另外,東北種植的主要是非轉基因大豆,供人們食用,而不是用來榨油,無法替代進口大豆。但他也指出,去年中國農民全年的人均收入是2600元,比前年減少20%,如果再從美國增加農產品進口40%,農民的收入可能進一步下滑到2000元左右。

馬文峰:「我昨天寫了一個東西,然後很多人在留言,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用東北朋友的話說,就是心裡哇涼哇涼的。實際上就是說農民對於這種做法是感覺到很不理解的。因為你一方面讓我們增加播種,你一方面談判的時候又鬆口了馬上答應大量的進口,最終的結果農民的收入必然下降啊。」

一位黑龍江農民慶幸自己沒有執行這項政治任務。

黑龍江農民:「哎呀媽呀還增加(農產品進口)了,得虧沒種。種大豆好像反應也不是這麼好,不像以前反應好。」

吉林農民李先生告訴新唐人,這兩年受進口大豆衝擊,國產大豆收購價格已經大跌。

吉林農民李先生:「種一畝地苞米吧最少是1500斤到1800斤,(每斤)7毛5到8毛錢。一畝地黃豆最多打6、700斤。這黃豆價太低了,原來2塊5,現在慢慢降到1塊6了。1塊6還不願意要,小販不收還賣不出去。從美國進口那個大豆多少萬噸,把這行情頂了,誰要這個?」

馬文峰撰文認為,中美貿易談判實際上犧牲了沒有發言權的中國農民換取更多的整體利益。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對媒體表示,中國的劣勢是進口農產品主要依靠少數國家,這次磋商結果還會加劇中國糧食依賴。

採訪/常春 編輯/尚燕 後製/周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