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時春社 梨花落後清明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4月05日訊】清明,是中華24節氣中的第5個,是從仲春跨入季春的標誌。清明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每年的4月5日前後,太陽位於黃經15度時交節。2018年的清明交於4月5日4時12分。

《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古籍《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三候

中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三花一開,春滿枝頭。

清明沿革

清明節氣與清明節是同一天。清明節氣是根據氣溫、物候方面來劃分的,有指導農事的作用。而清明節融合了中國古代祭祖、寒食等許多社會性內容,旨在慎終追遠,追思報恩,藉以表達孝道。


清明節氣之花——白桐花。(蘇玉芬/大紀元)

清明節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的寒食節。相傳春秋時代,介子推是晉國人,有恩於遭難時的晉文公。晉文公當了國君後曾放火燒山,希望逼出帶母親上山隱居的介子推,領取俸祿。

介子推寧死不仕,結果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哀悼介子推,於是把這天定為「寒食節」,下令在每年的這天禁止生火煮食。百姓感念淡泊功名、忠孝兩全的介子推,在這天只吃事先做好的食物,像棗餅、麥糕、青團和糯米糖藕之類的食物來表示紀念。從此「寒食節」就成為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節日。

寒食節後,晉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為其掃墓的「清明節」。

在隋唐之前,人們重寒食、輕清明。到唐玄宗時,將清明節掃墓正式編入禮典,屬當時的「五禮」之一,清明節的地位因此得到提升。後世將寒食節的習俗併入清明節之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動勾勒出「清明雨」的圖景。祭祖掃墓是清明節的主要活動,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之情,讓這春和景明的季節,也就帶上了些憂傷的氣息。「桃花粉紅杏花白,雨打花枝樹樹開;行人面上悄悄下,幾家墳頭哭聲哀。」正是這一時節的人間的情景。


清明時節放風箏,可抒發清明思親的鬱結之情。(Pixabay)

清明節習俗-祭祖

祭祖掃墓是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筑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據《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華夏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強烈來看,嚴延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人五寧到官方的肯定後,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或後十天。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中華民族的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把掃墓和郊遊結合起來,既陶冶情操,又促進了身心的健康。

清明習俗-插柳插柏

柳枝在清明節中也是其中一個傳統必備物品。柳枝在華人傳統上是用以驅邪的。各個家庭會用柳枝裝飾門前,而一些人也會一整天戴著柳枝。在驅邪的同時,也意味著農夫可以開始春耕或男女談情説愛的時機。歌唱、舞蹈、施放煙火和放風箏也是慶祝清明的習俗。

至於把細柳結成項圈,戴在頭上,也是起源於唐朝。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陽雜姐》中記載,唐中宗曾經在三月三賜侍臣細柳圈。《唐書.李適傳》中記載,細柳圈可以辟病。

柏樹在山野中常綠,歲寒不凋,質地堅凝。它和松樹一樣,都是長壽的物種。《史記》認為,柏樹為草木之長。清明當天,女子一般不做針線,所謂「問知社日停針線。探新燕」也走出室外郊遊踏青。女子頭戴柏葉,寓意蒼翠壽永,紅顏不老。

清明習俗-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一項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天後,便剪斷拉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清初褚人獲《堅靛集》中寫道:「吳中小兒好弄之,當其搏風而上,蓋亦得時則駕者與。」楊祖華有《山塘掉歌》描寫得更是情趣橫生:「春衣稱體近清明,風急鷂鞭處處鳴。忽聽兒童齊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箏。」

清明習俗-省親

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此時天氣和暖,行動方便,凡是離家遠遊的,自然應該返回故里,慰藉長輩的思念之情,盡人子之道。

清明養生

清明時節是一年養生的重要時期,過了清明節,萬物舒展,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清明之際體內肝氣最旺盛,如果肝氣過旺,則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時還會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

此時飲食宜溫,宜進食時令蔬菜,適當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例如薺菜、菠菜、山藥等,可溫胃祛濕。

另外,在祭祀追悼先人時,人們容易觸景傷情。但悲傷之情不宜持續過久,應當注意情緒的調節。

清明詩句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郊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北宋晏殊的這首《破陣子》,呈現出一幅社燕歸來、梨花飄落、池上碧苔、葉底黃鸝、柳絮飄飛、少女巧笑的美麗畫面,令人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青春的美好。

明代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遊》寫道:「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詩人筆下的清明,楊柳柔軟依依,美人笑意盈盈,花兒枝頭夭夭;一派明媚的春天景象。

同時,清明詩中也有感嘆春光易逝、人生苦短的篇章,如宋代大文豪蘇軾的《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明代王禹俏的《清明》詩云:「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此詩靜觀內心,禪味微透,在清明詩中別具一格。

(記者李蒨蒨報導/責任編輯:曲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