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肖建華?傳習近平親自下令抓葉簡明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3月02日訊】據港媒披露,背景神秘的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葉簡明,近日被捕,他是繼肖建華之後,又一個在習近平親自授意下被抓的年輕富豪,華信能源據傳也被當局接管。

傳新年前夕 習近平親下抓捕令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來源說,在今年2月16日,也就是黃曆新年前夕,福建商人葉簡明被拘捕。消息人士稱,葉簡明的被抓是由習近平親自下令的。

葉簡明是由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賄賂案被牽出的。此前,葉簡明相當低調,不為外界所熟悉。

2017年11月21日,何志平在紐約被捕,罪名是通過美國金融機構賄賂非洲政府官員。美國司法部指控,自從2014年以來,何志平和塞內加爾前外交部長加迪奧(Cheikh Gadio)涉嫌賄賂查德總統德比(Idriss Deby)200萬美元,以換取中國能源公司「有價值的石油開採權」。他們還向烏干達外交部長庫泰薩(Sam Kutesa)賄賂50萬美元。部分匯款經由美國銀行系統,觸犯美國《反海外腐敗法》。

據信,何志平領導的「中華能源基金會」的智庫,其資金全部來自於華信。

由葉簡明創立的中國華信集團,已連續四年進入《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榜單,2017年7月26日,華信以437億美元營業收入位列第222位。

2017年9月8日,華信以91億美元收購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下稱俄油)14.16%股權,一躍成為僅次於俄羅斯政府(通過控股公司Rosneftegaz持股50%)和BP(持股19.75%)的俄油第三大股東。

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俄油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全球油氣行業最大的上市公司,跟克里姆林宮的親密關係眾所周知。

據財新網被刪除的報導稱,華信此前對91億美元收購資金的安排,是由一家俄羅斯銀行提供50億美元過橋貸款,然後由國家開發銀行來接,另外40億美元由華信自籌。

不過,華信內部知情人士稱,何志平被抓後,所有國外銀行都不敢給華信貸款了。華信的人全世界找錢,包括花旗、匯豐都拒了,說要麼出具律師函承諾不用於對俄交易,因為俄油是被美國制裁的對像。而由於中共政府不表態,中資的國開行、招行、人保等也態度曖昧。

「到2月底,如果華信拿不出錢來交割,這個交易有可能終結。」上述知情人士稱。

葉簡明背景神秘

葉簡明與此前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都被指是習近平親自下令抓捕的,此前並不被人所熟知的葉簡明,有著與肖建華同樣的神秘背景。

華信官網顯示,葉簡明的國籍為中國香港。他還擁有上海、湖南吉首兩個戶籍,相關文件顯示,他生於1977年2月23日,而非華信官方公告的1977年6月5日。葉簡明還曾用過多個名字,如葉建明、葉洪鳴、葉簡明、葉油明。

有網友在微博中稱,葉簡明屬於紅色家族,但不是「嶺南葉」葉劍英,而是「福建葉」,他的父親叫葉小崎,是一名高幹,爺爺叫葉飛,是原中共海軍總司令。

西澳洲大學教授洽博及一名澳洲駐京資深記者加諾特則也提到過,葉簡明可能與1998年之前擔任總政聯絡部部長的葉選寧中將,或者是與1980年至1982年擔任總政部海軍司令員的葉飛上將有關係。

但在華信官網上曾刊登過一則聲明,中國華信(CEFC)葉簡明正式聲明:「由於出現關於我個人的不實揣測,特此聲明,我並不是葉選寧少將兒子,也不是葉劍英元帥孫子。」落款時間是2002年6月11日。

這份聲明帶來了更多的疑問:2002年,中國華信尚未創立,這家公司採用英文縮寫CEFC更是在8年之後;2002年的葉簡明尚叫葉建明,是一名25歲的閩北山區青年,彼時應無需澄清跟葉家的關係。目前,此中英文聲明已從華信官網上抹去。

財新網的報導稱,在公開活動中,作為民營企業家的葉簡明,卻總是能跟外國政界要人走在一起。

葉簡明曾與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查德總統代比、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等世界領導人合影,受阿布扎比王儲的接見,保加利亞總理為他設宴歡迎。葉簡明還是首位擔任歐洲總統顧問的中國商人。

2015年4月,葉簡明他獲聘擔任捷克總統澤曼的「對華經濟、外交與投資事務顧問」。華信黨委書記蔣春余稱:「華信善於跟國家行為捆綁在一起。」62歲的蔣是一名退休軍官,曾任武警上海政治學院院長。

不僅名字、戶籍、出生年月多變,葉簡明涉足能源行業的起源也模糊不清。報導稱,葉簡明早期的創業夥伴透露,華信成功接手了涉及「遠華案」的廈門華航石油公司的牌照,而且還接收了包括物業在內的附帶資產。福建省產權交易網顯示,華航石油有限公司100%股權於2006年6月30日被拍賣,去向不詳。

目前華信高層中有兩名來自華航石油,原華航石油總經理助理陳秋途現為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原華航石油的副總經理莊苗忠現為香港華信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短短五年裡,華信成為中國第四大石油巨頭。華信的基礎業務簡單講就是在中石化等中國國有能源巨頭與海外石油公司之間進行交易,比如從哈薩克收購石油,回國賣給中石油;或者向法國出售汽油,以及收購俄羅斯油田等。

因為中國民營企業沒有在中國直接銷售石油的權利,華信一直與各大央企都有交易。這些都令外界懷疑,華信很可能實際上是中國國有能源企業的影子公司,畢竟國企到海外投資能源行業有很大的限制。

華信資本擴張內幕

華信是如何從名不見經傳,到短時間內成為擁有龐大資金的帝國集團的呢?

華信自稱集體民營企業,在2011年內刊《華信新視野》中,葉簡明稱:「上百個老闆在我們華信有出錢的,有出資產的。」

2009年華信將總部遷往上海,因為這裡讓華信看到了玫瑰色的資本未來。曾經負責華信「外交」事務的華信高層人士張奇稱,「福建的銀行行長只有10億元的放貸許可權,上海的行長有50億元的許可權」。

「李光金給了葉簡明很多指點。」華信另一位早期核心成員透露。華信進入上海跟李光金調滬保持同步。李光金2006年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2009年5月調任上海警備區政委,並於次年7月退休。

在諸多連帶關係中,由中央軍委辦公廳管理局,負責財務營後建設的原副局長王宏源介紹,華信跟央企珠海振戎公司楊慶龍建立了聯繫。現已去世的楊慶龍人稱「石油李雲龍」,其一手創建的珠海振戎公司是伊朗原油的全球最大買家。

葉簡明的英文簡歷還顯示,他於2007年至2008年擔任上海振戎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不過這個公司兩年後才成立。

2010年3月,華信與廈門韜略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廈門韜略)、珠海振戎及其子公司廣東振戎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市振戎石油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振戎)。珠海振戎及其子公司廣東振戎共佔股50%,廈門韜略佔股12%,華信佔38%。廈門韜略的實際控制人為臺灣竹聯幫元老、綽號「白狼」的張安樂。

「華信做了很多公關工作,上海振戎實際由華信運作。」相關人士稱,作為央企的珠海振戎在銀行擁有較高的綜合授信額度,這對華信幫助很大。

從2010年起,原中石化地方企業的一些員工逐漸加入華信。

據華信相關人士介紹,華信的資本擴張初期就是通過信用證套現,獲取比高利貸成本低的短期融資。華信的做法是通過關聯公司循環套現,放大融資槓桿。

華信的信用證貿易融資,其貿易對手大多是自己的關聯公司和經濟共同體企業,通過不斷左手倒右手的做流水。「很多時候,這種做法只是貿易單據的旅行,貨物空轉甚至根本沒有實際貨物。」一位業內人士說。

「在華信,這叫把業務串一串。」早期高管稱,通過做大流水、擴大授信額度。通過左右倒右手、真假難辨的貿易輕易地拉大營收規模,以獲取更大的短期融資。

以上海華信為例,2009-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5億元、38.07億元、126.91億元、303.5億元、1026.59億元、1771億元、2065.89億元、2472.55億元,7年內增長了700多倍。

早期高管更透露,華信有的貿易甚至沒有實際貨權、純粹虛構出來從銀行套錢,這是比串流水更嚴重的虛假貿易問題。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葉簡明對此矢口否認。

華信還從與國企的貿易融資中獲得了寶貴的輸血。這一操作模式被華信早期高管稱為「國企放貸」模式。「很多國企要完成營業指標,要做大規模,進入世界或者國內500強,自己沒業務怎麼辦?那就買。出不了成本怎麼辦?它們借錢給華信,或者由他們背書,幫華信在銀行借款,通過關聯貿易實現借款和回款。」

有行業人士指出,此類「貿易業務買賣」其實與從銀行套取信用證融資一脈相承,一方面,在銀行信用證抵押貸款之外還增加了從某個企業獲得的預付貨款及應付賬款,對方企業還能提供銀行擔保;另一方面,由於雙方都是為了做業務量,更容易形成虛假貿易的合謀。

報導稱,華信更大的國企「金童」,是擁有「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和山東唯一港口上市公司的日照港集團。「日照港的資金對華信很關鍵,解了燃眉之急。」

2016年11月,在日照港集團工作了34年的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杜傳志調任日照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一個月後被紀委帶走。2017年4月,杜傳志被立案審查,日照市紀委公布的其嚴重違紀行為包括「違規出借大額資金,私設小金庫」。

《中共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關於巡察整改情況的通報》顯示,「通過實際貿易或虛假貿易為民營企業提供擔保,或者以預付貨款的形式向民營企業提供資金,形成大量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風險管理失控,已造成損失和潛在的損失巨大」。

截止2017年6月,上海華信資產總額顯示為1601.19億元,其中負債1167億元,僅以企業債一項而言,華信目前尚未到期償付的共210億元、以及2.5億的美元債。

華信主要的債權銀行是國家開發銀行。截至2017年3月,上海華信在金融機構獲得的授信額度共521.56億元,其中國開行的授信額度為349.07億元,其時已使用347.89億元。

為尋求更多的融資,華信將重心轉向了證券市場。華信一名中層經理介紹它向金融平台的轉身時,稱「華信是在跑步中調整方向」。

葉簡明近年來將觸角伸到金融領域,試圖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直接的融資通道。他給華信規劃了雙輪渠道新戰略,核心一是能源,二是金融。

繼2014年購入證券公司後,2015年上海華信又控股位於鄭州的萬達期貨,更名華信期貨,目前註冊資本已增至18.3億元,上海華信持有其90.32%股份。葉簡明稱,「自己有母雞,就能下蛋。」

2016年10月至12月,華信旗下的國能香港有限公司以4.87億港元購買第一德勝(00918.HK)66%股份,以6.48億港元購入良斯集團(01683.HK,後改名皇中國際)75%股份,又通過收購股份及債轉股持有香港建屋貸款(00145.HK)29.55%股權,成為主要股東。

了解葉簡明的人士稱,國能是其留下的後手。但葉簡明對此予以否認:「我們通過國能先買幾個殼,因為國內融資肯定會越來越難,香港今後會更放鬆。」

與其他民營企業不同,華信給自己訂立的公司新戰略,無論能源還是金融,都是立足海外。

在華信的官方表述中,面對國內油氣產業由央企和國企主導的局面,它宣稱已在歐洲完成了銷售、煉化、儲運一體的終端體系,還將逐步轉向其他新興市場,完成對中東、東南亞、印度等市場的戰略輻射,依托自身深厚的國際政治資源,開拓中亞、中東、非洲的上游油氣資源;掌控了上游油氣資源後,再在國內外建設大型石油儲備,實現國際國內市場聯動和產業鏈掌控;金融方面則發展全牌照,並與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共同設立全球並購基金,建立多元穩定的資金渠道,以匹配能源產業發展所需的巨額資金量。

石油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資金需求巨大,因此更大的疑問在於,華信的收購資金從何而來。葉簡明粗略的說:「我們通過在海外設立基金,在歐洲投了幾千億。」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在大紀元撰寫《軍方「白手套」葉簡明被查指向誰?》一文中稱,可以主營能源與金融,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成為俄羅斯石油公司第三大股東,在中共治下的奇葩大地上,沒有官方背景應該是完全不可想像的,要知道,日前被起訴的吳小暉的後台不僅有「紅二代」家族,還有江派人馬,其主營的也不過是保險業,而低調的葉簡明主營的卻是更為重要的能源和金融,背後強大的後台更為神秘。在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剛剛落幕,「兩會」即將召開之際,葉簡明謎團正在浮出水面,而其被調查消息被有習陣營背景的財新網報導,應該是意有所指。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