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宮中包餃子 皇后公主剁餡滿殿叮噹響

每一種食物背後,總流傳着一些傳說,凸顯出中國文化5000千年源遠流長。餃子,這個北方人民喜聞樂見的食物自然也不例外。

據說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因官場黑暗辭官回鄉,返鄉之時正值隆冬季節。看着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面黃肌瘦衣不遮體,不少人甚至連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心裏非常難受,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從冬至到除夕期間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便模仿着張仲景「嬌耳」的樣子,做成食物在過年時食用,稱之為「餃子」。至今南陽一帶仍有「過年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三國魏人張揖所著《廣雅》中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到現在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這個時期,餃子以形狀直接命名為「角子」或「水角兒」。元代曾短暫的稱之為「扁食」,明代以後又普遍稱餃子。

因為「角子」「餃子」與「交子」諧音,於是餃子便被附加上了「更替交子」(舊年與新年的時間在除夕夜子時發生交替)的含義,成為人們在除夕夜這個特殊時刻食用的特色食品。

當然,餃子成為北方「除夕霸主」的另一大原因,也許還在於餃子的外形。北方人能將餃子捏合得有款有型,使其酷似古代作為「硬通貨」的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發大財,元寶滾進來。」吃餃子也就帶上了「招財進寶」與「更替交子」的雙重含義。


中國人將餃子捏合得有款有型,使其酷似古代的元寶,
除夕夜一盆盆餃子端上桌,象徵著「新年發大財,元寶滾進來。」(pixabay.com)

到了清朝之時,除夕夜吃餃子已頗為盛行。有清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載:「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

這種盛行連皇宮都不例外,慈禧太后也把三十晚上包餃子當成不可省略的禮儀。

據史料記載,當除夕之夜十二點的鐘聲將過時,御膳房就將事先預備好的各種素菜,排好在長案上。慈禧太后命皇后、格格等人齊至殿上,齊動手做素餡煮餃子,於是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上熱鬧非凡,一片叮噹亂響。切剁好素菜,交太后面前,由皇后、妃子、大公主等人拌餡兒,口味的鹹淡,則由慈禧太后決定。

包齊餃子後,太后命眾人退回更衣,重新梳頭打扮,一會回殿上。等外邊傳信說皇上給太后賀歲時,眾人躲屏風後。等皇上來殿上向太后叩頭畢,太后會說一句吉利的話,然後命光緒皇帝在殿上吃素餃,皇后和瑾妃則站在桌旁伺候。等皇上漱口凈手後,隆裕皇后領妃子及群宮女會給皇上行禮賀年,群太監也口稱「新喜」給萬歲叩頭。皇上受禮畢才退出,另去別處接受群臣賀禮。


清朝慈禧太后每逢除夕都会带着后宮女眷做餃子。(歷史資料圖片)

如今,吃餃子雖不像古代那般講究正是新舊交替的子時,但喜慶仍在。人們把積攢了一年的快樂合盤托出,「奔年」回家吃頓團年餃子,確實是件不亦樂乎的事。

——轉自搜狐公眾號「清風明月逍遥客」

(責任編輯:阿竺)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