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認為一生最快樂的六件事,你知道後會受益一生的

孔子認為一生最快樂的六件事,我們以孔子為鏡,學處世之道,人生之樂,會受益受用一生。

孔子為鏡,學處世之道,人生之樂,受益受用一生。

一、學習之樂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學而》

對我們來說,學習是一個不斷提高、不斷完善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樣是快樂的:「學」之樂在於對真理的不斷追求,通過自己努力對知識由迷惑而明白,能給人帶來無限的滿足;「習」之樂在於通過實踐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讓所學內容被消化吸收從而轉識成智。

二、交友之樂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俗話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交友是一種快樂的事情,孔子不僅善交朋友,且廣交朋友,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三、音樂之樂

「成於樂。」——《論語•泰伯》

傳說孔子所編選、整理的《詩經》三百零五篇,他皆能“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在禮崩樂壞之世,他復興禮樂,弘揚道義,雖屢遭困頓,也要難行能行。孔子認為音樂是“美”與“善”的完美結合。

四、育人之樂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篇》

孔子所教授的七十餘弟子,都變為學成行尊、出類拔萃、顯於當時、傳於後世的一批人物,他自己也成為至聖先師。

五、山水之樂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一個「樂」字,開啟了中國人對山水的熱愛,尤其是文人們更從孔子這裡獲得啟發,智慧的人喜愛水,仁德的人喜愛山。山之壯美和水之柔順互補、陰陽和合,由此在人心中激發強烈的美的感受而帶來快樂。這不是普通自然之美的感性快樂,而是超越感性,人與自然契合的精神之樂。

六、飲食之樂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

孔子還很強調吃相,他說:「食不語,寢不語。」就是吃飯時不要說話,睡覺時也不要說話。孔子晚年飲食很講究,有「人不食」的習慣,從現在的保健、飲食衛生觀點看,大部分也是正確的,要求是高的。

──轉自《禪語人生》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