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主席團二次會議 江澤民不見了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0月21日訊】中共十九大召開已經數日,中共前黨魁江澤民一直是外媒關注的話題。有西方媒體調侃說:聽習近平的報告時,江澤民來了,打着哈欠,打着盹。可是在十九大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時,江澤民不見了。

10月21日,中共十九大會議已經進入第四天。外界發現,在前一天(20日)舉行的十九大主席團第二次會議上,江澤民和其他政治老人不見了,但是媒體最關注的仍然是江澤民。在十九大開幕首日,江被人架到會場,硬撐著聽完了習近平的工作報告。

輿論分析,對於這次中共十九大,多次傳出死訊的江澤民來也不是,不來也不是。在習江斗逐漸進入高潮之時,江澤民如果現身十九大,會成為海外媒體的焦點,並且難免再次出醜;如果不來,外界會猜測江的處境不是面臨死亡就是已被控制。

視頻畫面顯示,18日十九大開幕首日,江澤民出人意料的現身會場,不過,江是被兩名工作人員「架」進會場的,儘管有兩人攙扶,但他入座時仍需要雙手扶着椅背才能吃力坐下,而身旁的習近平對這一幕則扭臉斜視。

在開幕式上,習近平向現場2,338名代表和特邀代表,發表了3小時20分鐘的工作報告。

轉播畫面可見,會議期間,同坐前排的胡錦濤認真閱讀報告稿,還用筆做記錄。而江澤民在大會一開始,便拿起一個有燈光照明的放大鏡,舉着一本暗紅色燙金字的小冊子看,之後漸漸不行了,哈欠連連,進入睡眠狀態,期間多次醒來抬手看錶,大會進行兩個半小時後,江的隨從走過來與他耳語一會,但江沒有出去休息。

對此,美媒美聯社刊文稱,江澤民的現身引爆了社交網絡上的粉絲,習近平發表了三個半小時的演講,但是中國年輕人都緊盯着江澤民,江在打瞌睡,在用放大鏡看東西,還無數次看手錶。

法廣報導說,江澤民被兩人攙扶入場就座,用放大鏡看文件,然後在習近平的漫長的講話中,打哈欠,慢慢坐不住了。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稱,江澤民來了,他打哈欠,他打盹,在習近平三個半小時的演講過程中,2,280名代表們一直都在鼓掌,江澤民也為習近平鼓掌,但是,習近平的馬拉松式的演講對於江而言確實是有挑戰的。

報導說,江澤民坐在習近平的左側,他拿着放大鏡看一份打印的文件,有時候有些沒有耐心,時不時的看手錶,甚至還打盹。

台媒報導說,在開幕式中91歲的江澤民精神狀態不佳,頻頻低頭,眼神渙散。

近年來,江澤民死訊頻傳。很多人認為,江已經90多歲了,隨時會掛掉,絕對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不過,江每次傳出死訊,幾乎都會以「露面」、「露名」等方式間接澄清。

坊間一直流傳江澤民是癩蛤蟆轉世,在江「死去活來」期間,「蛤蟆」一詞,還一度成為在大陸被禁的敏感詞彙之一。有功能的人看到,每次江澤民快嚥氣時,就有一幫小鬼趕來支撐他,於是江又活過來。

《江澤民其人》一書中介紹,安徽黃山一位高僧透露:江澤民元神本是個蛤蟆。由於迫害法輪功,造下無邊罪業,導致其元神在2000年9月間,已經徹底被打入無間地獄了,現在世間上活動的,不過是江的人皮,以及操縱它的爛鬼而已。

針對江澤民「死去活來」的消息一傳再傳,以及江當政時在外國元首面前照鏡子、梳頭、彈琴唱歌,以及神情恍惚,甚至半死不活等怪異表現。

這位老僧解釋說,這是因為江澤民的人皮背後,被那些邪靈爛鬼操控:「這些爛鬼各有分工,有能說的、能唱的、會彈奏樂器的,平時無事,爛鬼也不理它。因江鬼魂魄俱喪,故素常神思恍惚,似隨時撒手人寰,一旦需要會見外賓、或為鎮壓法輪功造勢,爛鬼就會擺布江鬼肉身,令其伶牙俐齒,又唱又跳。」

北京一家醫院的院長、紅二代向大紀元記者表示,江澤民死活其實一個樣,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而每次傳出江的死訊,網上民意都是一面倒的歡呼慶祝,並藉此把江的漢奸身世、出賣國土、鎮壓「六四」學生、迫害法輪功、垂簾聽政、黨政軍大老虎總後台、江家父子貪腐第一等等罪行抖露一番。

外界分析,儘管江澤民十九大露面,但種種跡象顯示,其處境已經岌岌可危。中紀委最近公布5年的反腐成果中,300多名副部級以上高官落馬,包括薄熙來、周永康、孫政才等,幾乎是清一色的江派要員。

十九大期間,習近平當局向外媒爆料,薄熙來、周永康、孫政才等人既巨貪又巨腐,「陰謀篡黨奪權」。

早在2015年,有軍方背景的《環球軍事時訊》就曾發文揭露,郭伯雄、徐才厚、周永康、蘇榮、令計劃,還有薄熙來等人,其實都是依附同一後台江澤民。

分析認為,習陣營正在加速清洗上海幫、升級金融反腐,「打虎」行動逼近江澤民、曾慶紅家族,特別此次點出流傳已久的江派「陰謀篡黨奪權」事件,凸顯江曾大勢已去,處境不妙。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鏈接: 江澤民被「架」進19大會場 習近平扭臉斜視
相關鏈接: 黃山老僧預言成真?江澤民19大露出「蛤蟆指」
相關鏈接: 流星墜滇指向江澤民兩種結局? 高人預言有大戲
相關鏈接: 江澤民會場3次望向胡錦濤 胡毫不理會
相關鏈接: 江澤民「掛號」十九大 當局擔心死在會場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