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立兩代君王 大唐法制奠基人遭武則天構陷而死

【新唐人2017年06月21日訊】大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將二十四位有特殊功勞的開國元勛繪像於凌煙閣,以彰其功,趙國公長孫無忌名列二十四位開國功臣之首。

長孫無忌出身於皇家後裔,博學多才有謀略。他與李世民年齡相彷,二人從少年時即是好友。隋朝義寧元年(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時,無忌即授任渭北行軍典簽,從此輔佐李世民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李世民屢次陷於危難之中,都為長孫無忌所救。

玄武門兵變助李世民躲過殺身之禍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由於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陰謀殺害二皇子李世民,長孫無忌當機立斷,請求李世民下決心搶先動手以自保,隨即奉李世民的命令秘密召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一起商議策劃。

六月初四,長孫無忌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共九人,進玄武門討伐並平息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兵變。

玄武門兵變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授予長孫無忌太子左庶子職務。到太宗登帝位時,又提升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將軍。

太宗即位後,長孫無忌的妹妹被立為皇后。長孫皇后十分賢惠仁德,她與長孫無忌兄妹感情又很深厚,因此唐太宗格外信任長孫無忌。

貞觀元年,長孫無忌升任吏部尚書,以功第一,封齊國公,後徙趙國公。歷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僕射、司空等職,功勛卓著,是唐太宗最信賴倚重的大臣。

貞觀五年(631年),長孫無忌與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四人,以開國元勛封每人一子為郡公。

貞觀七年,太宗冊書,任命長孫無忌為司空,無忌堅決推辭不受。太宗不準,為此還特意寫了一篇《威鳳賦》,賜給長孫無忌,追思創業之艱難和長孫無忌的輔佐之功。


長孫無忌輔佐擁立李世民功勳卓著,是唐太宗最信賴倚重的大臣之一。(網絡圖片)

輔佐太宗治國理政 為大唐法制奠基

長孫無忌在軍事方面雖有一定的謀略,卻不善於統兵打仗,因此沒有軍功。但到了唐太宗即帝位開始治國理政後,長孫無忌就大顯身手成為第一重臣。

他身居「天官」吏部尚書和右僕射的要職,在職僅有一年,就大刀闊斧地辦完了三件事:精簡機構,確定朝廷定員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遠親從「郡王」隊伍中降級;調整外交,改善與突厥的關係。

長孫無忌真正發揮其才華之處在於他編修《貞觀律》,撰寫《唐律疏義》。他也因為撰寫此書而名垂史冊。

《貞觀律》是與《羅馬法》並稱的古代法制智慧的結晶。後來長孫無忌又帶領房玄齡、杜如晦、于志寧等19人,先後兩次重修《貞觀律》,以省繁去蠢、變重為輕的原則進行修訂。《貞觀律》由於貫徹「先存百性」的指導思想及「安人寧國」的治國方針,立法寬平,順乎歷史潮流,因而促進了唐初的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是「貞觀之治」的重要支柱。

長孫無忌認為,立法的作用在於「以刑止刑,以殺止殺」。因此他主張「德主刑輔」。這個思想十分深刻。他指出德禮是行政教化的本質,刑罰是行政教化的手段,德禮和刑罰對於行政教化不可缺乏。因此他要求把先秦儒法兩家的基本主張融為一體,即將儒家強調的德化、禮教和法家所強調的政、刑都視為相輔相成不可缺少的東西。《律疏義序》和《名律》充分地反映了長孫無忌的法律思想。

長孫無忌可能是歷史上最早主張德治和法治並用的官員。長孫無忌曾說:「法律不是用來監督百姓的短處並誅殺那些犯錯誤的人的,而是要通過法律的規範教育人、拯救人,整頓社會的風氣。」

這裡,著重體現了教育為主的方針。這個思想也很有遠見。而且古人認為風俗敗壞,才有動用刑法的必要,長孫無忌則指出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有淺薄的風俗存在,因此,不可以須臾廢弛刑罰,只不過有時情況嚴重,刑罰用得多些;有時情況較好,刑罰用得少些。長孫無忌的這些思想通過《貞觀律》貫穿了唐朝的始終,奠定了大唐帝國海納百川、包容大度的氣度。


大唐開國元勳趙國公長孫無忌畫像。(網絡圖片)

識大體選儲君出謀劃策 選李治延續盛世

長孫無忌在任內充分發揮了唐太宗對他的信任和作為內戚的身份之便,對太宗提出了許多別人不宜提出的建議。加上他本身的聰明才智,這些建議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他成為大唐的第一功臣。

在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干獲罪被廢,太宗想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但因不合正常的長幼順序而受到阻礙,猶豫煩惱不能決定。在兩儀殿坐朝,群臣退朝後,只留下長孫無忌和司空房玄齡、兵部尚書李績,表明了自己想立晉王為太子的心思。長孫無忌當即表態支持,他說:「我們聽從您的詔令。有不同意的,就請斬首。」

太宗又表明了對社會輿論的擔憂。這時長孫無忌說:「晉王仁德孝順,天下臣民歸心於他已很久了。請您召集百官詢問,一定沒有不同意見。如果不是真心同意,我就辜負了陛下,讓我死一萬次。」於是儲君一事就這樣決定了,接著提升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

然而,由於李治生性仁弱,唐太宗在立了李治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思想上仍又出現動搖反覆,一度又向長孫無忌提出想改英俊果斷的三子吳王李恪為太子。李恪文韜武略高人一等,朝中和民間立李恪為太子的呼聲都極高。但是長孫無忌對此一再反對。長孫無忌對太宗說:「李治仁厚善良,是個守成之君的好人選。選儲君這件事至關重要,怎能朝令夕改?舉棋不定很容易輸棋。」

在長孫無忌看來,守成之君並非一定要有才華,卻一定要像漢朝文、景二帝一樣仁順。唐太宗只好作罷。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對長孫無忌格外尊重信賴,「恭己以聽之」,「以元舅輔政,凡有所言,上無不嘉納。」

事實上,唐高宗也確實是一位守成的明君,外方內圓、膽大心細,凡他要做的事情,無不達成,甚至滅掉了長久以來的心腹之患高麗國。高宗執政初年,即永徽年間,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事各方面都比貞觀時期有所發展,在歷史上被譽為「永徽之治」。

臨危難拒武后剛直不阿 遭誣陷蒙冤死流芳百世

然而,當唐高宗的皇位逐步穩固以後,他最終在是否立武則天為皇后的爭議中與長孫無忌之間起了嚴重爭執。

開始,高宗和武則天都想爭取長孫無忌的同意和支持。有一次,唐高宗帶領武則天親自登門拜訪,並賜給長孫無忌寵妾所生的三個孩子朝散大夫的高官。不僅如此,還賞給長孫無忌金銀珠寶絲綢整整十車。但當高宗說出皇后無子想廢黜皇后時,長孫無忌也不直接拒絕,而是轉移到別的話題。唐高宗沒有辦法,只好掃興而歸。接著,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幾次拜訪長孫無忌的府第,請求長孫無忌同意廢王立武,但是結果都是一樣,長孫無忌仍然拒絕。

長孫無忌一生都長於機隱之事,歷經宦海風雲,也老於世故,對於自己不與武則天合作的嚴重後果應該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深知唐高宗生性懦弱,而武則天智慮百端、性行險惡,一旦為后,必將臨朝干政,出現褒姒亡周、呂雉篡漢的局面,而他作為開國元勛,自然不能臨難退縮,坐視不顧。

永徽六年,唐高宗終於不顧大臣們的冒死極諫,詔廢王皇后和蕭淑妃,冊立武則天為皇后。因多次諫爭,褚遂良等人被遠貶蠻荒,武則天最忌恨長孫無忌,在她授意下,由許敬宗費盡心機,把長孫無忌編織進一樁朋黨案,進行惡毒陷害。

性格懦弱的唐高宗在武則天的左右下,竟然不與長孫無忌對質,就下詔削去了長孫無忌的太尉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長孫無忌的兒子及宗族全都被株連,或流放或被殺。三個月後,高宗又令許敬宗等人複核此案。許敬宗與吏部尚書李義府派大理正堂袁公瑜到黔州重新審訊長孫無忌謀反案,袁公瑜逼迫長孫無忌自縊而死,並沒收了他的家產入官,一代名相就此隕落。

長孫無忌本來立有大功,卻無罪而被處死,天下人都為他悲傷。

上元元年(674),唐高宗悔悟自己枉殺了功臣,於是詔令追認恢復了長孫無忌的官職爵位,特地命令他的孫子長孫延繼承齊獻公爵號。

(責任編輯:阿竺)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