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網民無興趣翻牆」 中共官媒為何出此怪調?

【新唐人2017年06月13日訊】日前,中共官媒轉發文章,聲稱「中國網民對『翻牆』無太大興趣」,在防火牆背後的中國網絡一片繁榮,中國人還是愛用中國網絡產品等等。文章刊出後,引發不少網民吐槽,有網民質問,既然如此,當局何必勞民傷財建防火牆?那麼,中共官媒為何要登出此等文章?一起來看看。

6月8號,中共黨媒《新華社》前編輯袁莉,為《華爾街日報》撰寫文章,稱中國網絡在「防火長城」背後蓬勃發展,大陸網站已經足夠豐富,中國人其實並沒有迫切希望,繞過政府的網絡審查,去訪問谷歌、Youtube和臉書等網站。

10號,中共官媒《參考消息》以「中國網民對『翻牆』無太大興趣」為標題,刊登了《華爾街日報》的文章。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政策博士葉科認為,這種做法是中共典型的出口轉內銷,先利用自己人在海外欺騙外國人,回頭再去欺騙中國人。而官媒直接用其一直忌諱的「翻牆」字眼登出此文,恰恰說明翻牆在中國已經蔚然成風。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政策博士葉科:「一個是就是表明中國人很多都在翻牆,所以現在這個作者想寫這樣一個文章,實際上是想好像把這個事情當成一個不值得怎麼重視啊,說中國人並不是很感興趣啊,她用這種辦法為逼迫很多人翻牆這樣一個普遍現象進行某種粉飾和辯解,有點強姦民意。中國畢竟有很多人希望網絡自由,看到這點會非常氣憤。」

文章刊出後,網友「王法展」回應說,中共官媒恬不知恥。

網友「圓圓」則寫道,關鍵是十五億同胞會翻牆的寥寥無幾。你們要是有三個自信,就拆了防火牆試試。

《參考消息》的文章稱,「很多人對所謂的『防火長城』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的約束感到失望。然而,大多數中國人的注意力並沒有放在他們搜索不到的內容上,因為國內的網站完全可以填補這個空白。」

評論認為這種說法是在混淆概念。

葉科:「混淆了兩個概念,人們在無法自由選擇的情況下,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選擇,或適應現狀,並不等於可以為政府進行封鎖剝奪人民選擇自由的做法進行辯護。你強迫人翻牆,本身就是在剝奪民眾的知情權,侵犯人權,逆歷史的潮流。另外她的比喻是非常不貼切的,比如說一個鳥在鳥籠裡,它也可以很快樂,但並不等於每個人都願意過這種被封鎖、被牽制的生活。」

袁莉還列舉自己13歲的親戚從內地到香港,不會想看YouTube上的視頻,來佐證中國人並沒有叫囂著非要繞開政府的網絡過濾器,去訪問國外網站的觀點。

大陸獨立撰稿人朱欣欣:「他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所用的網絡是一個被封閉的網絡,他以為自己上的是一個國際網絡呢,對於這樣一個無知的人來說,他如何談得上對牆外的世界是感興趣還是不感興趣呢,他壓根就不知道中國是一個網絡的監獄。對一個根本就沒有在井外生活的的井底之蛙來說,你跟他談井外的天地,井外的世界,他是無法理解的。」

文章還直言不諱的說,一旦外國出現某種新技術或商業模式,中國人馬上就能把它應用到本土市場--中國人稱之為「微創新」。

有網友回應道,把盜取抄襲叫做微創新,真是無恥至極。

葉科說,實際上中共對互聯網的封鎖已經在嚴重影響中國的發展。

去年6月,中國的兩院院士大會結束時,就有院士要求科研網絡監管能否「網開一面」,一名年愈七旬的院士發言說:「嚴格的網絡監管,對我們搞科研的人來講,損失是非常大的。其實通過國外的一些網站,我們可以瞭解很多科技先進國家正在做什麼,以及他們把科研成果轉化到了什麼地步。」

不過,中共不但不願「拆牆」,今年3月,重慶還制定了所謂的法規,稱可以對翻牆者追究所謂刑事責任。

有評論認為,中共官媒登出此等文章不是智商有問題,就是編輯在故意「高級黑」,揭中共封鎖網絡的傷疤。

採訪編輯/劉惠 後製/周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