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聲音魔法師《擬音》見證台灣音效史

【新唐人2017年04月12日訊】電影音效對於劇情的推進和氛圍的營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製造這種特殊環境音效的人就是所謂的「音效師」。紀錄片《擬音》,以一位有著40年經驗的老音效師為主角,帶領觀眾一起探索台灣電影中有關聲音製作的歷史。

擬音電影預告片:「有一個電影專業的環節,叫做Foley。就是對著畫面做寫實音效,這叫Foley。」

電影《擬音》揭密,電影聲音製作幕後的故事,找來台灣電影音效界大師胡定一,擔任紀錄片故事主角。

《擬音》電影預告片:「在這邊四十年了,每天都在想聲音該怎麼創作。」

胡定一師傅的工作室,像個大型倉庫,不同材質的地板,甚至水池,千奇百怪的道具裡,還有數十雙鞋,有時胡師傅還得自己穿上高跟鞋,跟著電影主角的步伐節奏,製作出聲音。

細微的環境音效,引領觀眾進入電影情境氛圍,對於幕後音效師而言,想盡辦法就是要配合畫面,找到對的聲音。

台灣音效界大師胡定一:「最深刻的話,當然還是說吃魚,你要去咬一口魚。他要吃魚,我們就真的去買魚來,真的在那邊咬。咬喀嚓喀嚓的聲音。在我們來講的話,畫面上所呈現的東西。我們就一定把它做出來。」

《擬音》電影預告片:「做一個拉門的聲音,每個東西做出來聲音都會不一樣。」

透過胡師傅40年經歷,帶領觀眾一起追索台灣電影史的聲音製作,電影《擬音》舉辦首映會包括演員林美秀,以及過去曾與胡定一合作過的10位導演,易智言、瞿友寧等人都到場支持。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輝模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