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冬宮」原是子虛烏有 實為列寧十月政變

【新唐人2017年03月28日訊】從1917年春季到初冬,有關俄羅斯的「十月革命」,導致布爾什維克發動政變的消息,一直在彼得格勒流傳著。美媒報導,蘇聯宣傳的攻佔沙皇冬宮時,成群的人從皇宮廣場衝進來攻佔冬宮,沒這麼回事。

美國之音日前報導,俄羅斯的「十月革命」導致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和蘇聯的崛起。根據現行公曆,這個事件發生於11月。蘇聯的宣傳將攻佔沙皇冬宮作為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的標誌。

報導引述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手稿和文獻室的艾琳娜•沙洛馬卡的話說:「宣傳中說成群的人從皇宮廣場衝進來,翻越大門,攻佔冬宮。事實上,根本沒這麼回事。」

她說,那是因為布爾什維克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皇宮的大部分區域都被闢為醫院,用於照料傷員。

沙洛馬卡說:「事實上布爾什維克從一開始就自己說是一場政變。『革命』這個詞是很久以後才出現的。」

布爾什維克之後處決了皇室,並將他們的行動與法國大革命相提並論。但是更多的俄羅斯人認為布爾什維克是一群伺機而動的嗜權之輩。

當代的俄羅斯人更認為之後發生的殺戮是一場災難,並且質疑那場流血有多大的必要。

有關攻佔沙皇冬宮,在《列寧罪惡的一生》一書中有詳細記載: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按下了政變的扳機。當日凌晨兩點,根據彼得格勒蘇維埃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從各兵營裡開出的部隊陸續佔領了市內的車站、橋樑、照明設施、電報局和通訊社。

天亮後,列寧秘密來到了政變指揮中心斯莫爾尼宮。攻打冬宮的實際負責人波德沃伊斯基這樣記述道:「列寧在一個小房間裡不斷地走來走去,像是一頭籠中的獅子。他需要的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把冬宮,這個通向政權之路上的最後一個卡子奪取到手……。」

當天上午10點,彼得格勒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散發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佈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已轉歸蘇維埃,但臨時政府拒絕投降,仍在冬宮內堅守。

當晚,著名的「阿芙樂爾」巡洋艦對冬宮進行了象徵性炮擊,緊接著,布爾什維克的赤衛隊向冬宮發起了進攻,於10月26日凌晨2時佔領了冬宮,幾乎逮捕所有臨時政府成員。

至此,武裝政變取得勝利,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共產殘暴政權。

曾親身經歷這一場景的美國記者約翰•裡德寫道:這些布爾什維克僅僅4個月前,還是一個不被承認、受人通緝的小集團,現在真是一步登天了。

事後,這場由布爾什維克發動的奪權起義,一直被蘇共稱作「十月革命」,實際上是一場政變。

革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變革,而這次政變非但沒有推動俄國進步,反將它拉入了人類歷史上一個罕見的黑暗時代。

列寧通過政變掌握最高權力後,立刻與德方和談,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德方。另外賠款60億馬克。

隨著俄國淪為一黨專制的國家,列寧也開始了紅色恐怖統治。

《二十世紀俄國史》一書中,揭露列寧依靠德國供給的黃金發動了「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並譴責列寧泯滅人性的「紅色恐怖」大屠殺,以及強迫工人吃苦、吃大鍋飯造成數千萬人餓死等罪行。

掌權後,列寧發動長達三年的內戰,犧牲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他的農村政策使俄國在1921年陷入大飢荒,餓死520萬人。他用軍事手段和毒氣來鎮壓工人農民反抗;10年間消滅了1萬名神職人員;建立秘密警察組織「契卡」迫害知識份子,1918年蘇俄建立了其第一個勞改營。

另外,俄國經濟也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執政下陷入災難。1921年蘇俄的工業生產水平,已經下降到不及1913年沙皇時代的五分之一。政府故意濫發紙幣,意在消滅人們的存款,結果物價飛漲,到1923年,蘇俄的物價比1917年前已經漲了一萬萬倍。

列寧在1924年初死亡,以色列神經系統科學家團隊透過歷史文獻研究,認為列寧可能死於梅毒。然而列寧的紅色恐怖統治被斯大林進一步在俄國繼承,而他一直想擴展到海外的共產主義革命,也最終禍及中國。

(記者李芸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