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宵佳節話習俗

【新唐人2017年02月11日訊】今年的2月11日(新年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古代稱這一日為「上元」,其夜則稱「元夜」、「元夕」或「元宵」。這一天也是新年伊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中國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慶典和習俗。

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由來已久。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多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有團圓美滿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其中最為特別的是陝西的元宵,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還可油炸,像徵日子烈火烹油,紅紅火火。

燈會

元宵節也稱「燈節」,張燈、觀燈是中國元宵節的重要活動內容。據說,元宵張燈的習俗源自漢代。漢明帝崇尚佛法,聽說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聚僧眾以禮佛,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元宵節燈會。(网络图片)

隋煬帝在《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一詩中,記錄了當時宮中張燈慶祝的熱鬧場面:「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唐代國富民強,賞燈活動更加興盛。唐代詩人張祜的《正月十五夜燈》詩云:「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宋朝的元宵燈會一般五天,而到了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以示天下歌舞昇平。


台灣花燈。(資料圖片)

元宵燈會的另一個社會功能,是為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場所。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子平時不允許出外活動,而元宵節賞花燈給她們提供了拋頭露面、嶄露頭角的機會。有宋詩為證:「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猜燈謎

猜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是元宵節一項最蘊含文化內涵的活動。

南宋遺民周密,在其追憶南宋舊聞的《武林舊事.燈品》中描述了元宵燈謎的盛況:「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清朝文人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所描寫的賈府元宵節之夜猜燈謎,其燈謎還契合人物形象和性格,並且預示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命運。被公認是燈謎中的佳作。


红楼迎春,元宵燈謎成讖語。图为清代孙温绘制《红楼梦》图画。(公有领域)

迎紫姑

古時,正月十五迎紫姑是民間重要習俗。傳說紫姑原是一大戶人家的婢妾,因不堪主婦虐待,不幸於正月十五激憤而死,天帝憫之,命為廁神。人們在她的祭日(即正月十五)扎其像身迎之祭之,有些地區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同時也宣洩了自身在舊的一年中淤積的不良情緒。

(記者李倩倩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