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沙洲:六中全會公報措辭的背後玄機

據報導,六中全會習近平被確定「核心」的同時,也特別強調了「集體領導」,這一明顯「悖論」的提法耐人尋味。

報導稱,六中全會公報中首次確認了「習核心」。「習核心」迅速在全球廣泛傳播。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報在確立「習核心」的同時,也增加了對領導人「禁止吹捧」、「堅持集體領導……任何組織和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任何理由違反」的條文。報導援引自由撰稿人陶仁的文章表示,以絕對化的語氣,將「集體領導」寫入六中全會公報,十分耐人尋味。這背後極有可能存在著政治博弈。

筆者以為,這裡沒有懸念,有的只是黨文化和障眼法。

「集體領導」,用中共的語境解釋,就是指由多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及其集體領導機制——由「領導集體」掌握國家權力,對黨和國家的事務進行「集體領導」。有資料顯示,「集體領導制」最早起源於毛澤東。毛提出「集體領導」,是為了顯示他主張民主,不搞霸權。但毛提出「集體領導」主要是針對別人、針對下屬的。對下屬機關部門,他要求領導人要講「民主」,要發揮「集體領導」的作用,不能搞一言堂,不能搞官僚主義,不能一人說了算。毛這樣要求下屬的目的,是要求下屬機關部門的工作要對他負責。而對他自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從來都是黨的化身,是黨的領導人,把自己凌駕於眾人之上。因此「文革」中林彪將毛奉為「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舵手」。他的話也成為聖旨,「一句頂一萬句」。相反,誰反對他,誰將死無葬身之地。劉少奇、林彪、彭德懷等許多中共元老,都是因為質疑毛、不順從毛而死在毛的手上。所以,毛的「集體領導制」是針對別人、針對下屬機關的。

而到了鄧小平時代,「集體領導」就成為了一種黨內鬥爭的工具。胡耀邦、趙紫陽的下臺,就是鄧利用中顧委(由中共元老組成的中央顧問委員會)干的。看起來是中顧委集體做出的決定,但實際上是中顧委隻聽鄧小平一個人的,因為鄧是軍委主席,他掌握了槍桿子,所以最終還是鄧說了算。鄧小平在退出中共權力場之前,陷入了十分矛盾的境地。一方面,鄧害怕以後「六四」天安門流血事件的政治賬算到自己的頭上來了,於是他指定同樣身負「六四」血債的江澤民為「核心」;但另一方面,鄧深知江澤民是個反骨頭,於是指定胡錦濤為江澤民的接班人,再指定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作為政治局常委進入常委會,共同監督江澤民。所以,江澤民一方面以領導「核心」自居,一方面又受到「集體領導」的制約。所以說,「集體領導」在鄧小平這裡只是個鬥爭的工具,鄧實行的還是個人權威。

直到鄧小平去世後,江澤民把包括劉華清在內的一批元老逐步整倒,然後在黨政軍內以陞官、腐蝕為手段,大量培植親信,才擺脫了「集體領導」的制約,正式成為「核心」。江澤民和毛澤東、鄧小平一樣,那就是對別人要求實行「集體領導」,而對自己,必須一人說了算。2002年中共十六大高層換屆時,江把中共常委會由7人增加到9人,把胡錦濤、溫家寶置於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乾等江派常委委員的重圍之中,這種「集體領導」令胡錦濤、溫家寶「政令不出中南海」。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高層換屆時,江澤民依然暗自控制常委人選,在曾慶紅、吳官正、羅干退休後,江澤民出於個人陰謀的需要,將習近平及賀國強、周永康充實到十七大政治局常委會。

從中共十六大到十七大的政治局常委人選上,可以看出,「集體領導」是對胡錦濤、溫家寶而言的;它的本質是卡位、干預、掣肘、攪局、搗亂。而從鄧小平去世到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前為止,江澤民一直在充當著「核心」的角色。從毛澤東開始,到鄧小平,再到江澤民,他們所說的「集體領導」全部是假的,是隻對別人、對下屬而不對自己的假民主;是典型的中共黨文化,是挂羊頭賣狗肉。

與「集體領導」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民主集中制」。而「民主集中制」最早起源於蘇俄最高領導人列寧。所以,中共《黨章》仍保留了「民主集中制」,並提出了六條基本原則。其中六條原則的最後兩條,概括起來是這樣的: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黨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

所以,在十八大六中全會的公報中,在習近平被確定為「核心」的同時,亦出現了對領導人「禁止吹捧」、「堅持集體領導」等文字。以此表示習近平同歷代最高領導人一樣,堅持「民主集中制」。這是官樣文章,是黨文化。

習近平自中共十七大進入政治局常委會擔任副主席,歷時5年。作為胡錦濤的接班人,習對處於傀儡境地的胡錦濤一定感同身受。然而習近平是一個不外露的人,但也是一個不屈不撓、不可隨意駕馭的人。因此,習擔任副主席的5年,是總結經驗、思考對策、蓄精養銳的5年。對於未來如何反制江澤民,習一定深思熟慮,胸有成竹。習近平自十八大上位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之後,從習的一系列做法來看,概括起來無非二點:一是反腐「打虎」;二是以毒攻毒。事實證明,他快大功告成了。

大權在握的習近平,下一步就看他怎麼做了。正如陳破空所言:一人獨裁,對中國並非好事,對世界也並非福音。但另一種可能性也不可排除,那就是,潛在的,中國變天的可能性。習近平有沒有未來?要端視他走上哪條道路,由此鑄定其歷史地位:究竟是崇禎皇帝?還是蔣經國?還有待繼續觀察。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