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學英語的藝術

很多中國人對學英語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尤其是成年人學英語,怎麼學都好像隔了一層東西似的,不能融進去。所以很多人中途放棄。比如有的人十年前剛來加拿大,自我介紹說,我英文不好﹔過十年後見到他,還是老一句:我英文不好。其實不是他不想學英文,而是沒有讓他保持興趣的學英文方法,讓他學不下去。

我們來到加拿大,不是要學一門語言,而是要融入加拿大的主流社會,成為這個社會的一員。所以中國來的新移民,不要抱著想學英文的觀念,而是抱著融入西方主流社會的觀念,你就會感覺到學英文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或者說,你沒有覺得自己是在學英文了。

融入加拿大的主流社會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首先努力去做的,在做的過程中英語自然就好了。中國人有的背字典,學單詞,單詞量真的很大,但一到同事一起聊天時,就有點尷尬。有時候不知誰說了甚麼,其他人哈哈大笑,他卻只能陪笑,即使是每個字都懂了,也搞不清有甚麼好笑的。像這樣的人,最好每天花10分種上網看看有甚麼世界新聞和本土新聞,看到新聞人物,如果不懂,可以查一查這個人的背景,這樣就不會在聊天時茫然不知了。

看英文書或者電影電視劇,這是融入主流社會的好方法,但最好看現在比較流行的,因為幾十年來,語言有很大的發展,以前的語言現在有的已經不用了,你費很大力氣讀完了書,看完了電影,也沒有用武之地。還有西人喜歡用俚語,看影視劇或報紙都可以學到很多流行俚語。

看到一篇文章介紹李嘉成學英文,是晚上看電視新聞時,跟著播音員念。這倒是一個好方法,因為長期跟著念,你的語音,語速就會潛移默化,改掉 「鄉音」。還有就是不要講快。一些中國人講得結結巴巴,有的人又講的飛快。結巴是因為心情緊張,過快是要炫耀自己的英文好,這兩種表現都讓人感覺不舒服。要有正常語速,尤其不要 〝吃字〝,講清楚一句話,再到下一句。當然要去掉這兩種不好的現象,都要經常與西人交談。最好在會議上當眾說話。如果你真敢這樣做了,那你不僅英文有了真正的提高,還會讓人覺得你對這件事關心,你對發問者和主持人尊重。

還有,不要用偏詞,怪詞和大詞,有的人想炫耀自己的英文懂得夠多。尤其在與上司溝通的時候,儘量用簡單,容易的詞句。因為你的上司工作責任比你重大,腦子可能裝了很多事情,你用容易簡單的詞,會讓他聽起來很舒服,也容易理解你。我曾經在工作中接觸到一位當過記者的西人女士,她是專門做溝通工作的,她給幾千人發的電子郵件出乎意料地簡單明瞭,容易得小學生都讀得懂,是的,你寫的東西或講的話,如果小學生都懂,你就掌握了溝通的精髓了。

以前看過一種學習方法,叫做 「三遍「,很有道理。第一遍粗看,第二遍精讀,第三遍通讀就能夠掌握80%的信息了。我想,不妨來個 「五遍「。如果你很喜歡一個美劇,看到第五遍,你以後永遠也忘不了那些單詞和俚語了。

真正融入主流社會之後,你就開始懂得西方文化的風趣和特色,那個時候,對你來說,儘管還會有不懂的詞句,但總的來說,你無論是跟同事聊天還是看報紙,電視,都成了一種樂趣,你也不感到自己是在學英文了。而更有可能的是,你的上司也許會看中你,把你提拔到你想不到的領導崗位。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