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六中全會打破慣例並非沒有可能

「十一」前後,陰霾再鎖京城,陰鬱的天空散發著某種不祥的徵兆;而遠隔北京的香港,則敲響了隆隆的戰鼓:受中共高層授意,香港《成報》連續刊文,痛批現中共政治局常委張德江不僅禍亂香港,用黑惡勢力治理廣東,而且打造了人大貪腐之路,並不時攪局、阻擋改革;文章還直接點出了張德江的後台是江澤民

北京,香港;香港,北京,沒有人否認,香港媒體向張德江江澤民的猛烈「開炮」,代表的是北京高層的想法,這意味著習陣營已不再就激烈的博弈遮遮掩掩,而是要為公開攤牌做準備。這樣輿論先行、後續出大事的情況,在中共黨史上並不罕見。

根據中共憲法,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而全國人大常委是這個最高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作為人大委員長的張德江如果被罷免,一個途徑是通過人大。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十五條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三個以上的代表團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對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等的罷免案,提請大會審議。

不過,由於全國人大開會時間是在明年3月,且是否罷免張德江並非真正由人大決定,因此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的人事問題又多了一個看點。眾所周知,中共中央政治局是國家實際權力控制者,身為政治局常委的張德江命運如何將由政治局決定。

上個世紀90年代前,中共召開全會的時間比較隨意,其後,中共形成慣例,一般每五年召開一屆中央委員會,通常召開七次全會,每次全會各有側重。一中全會選舉新一屆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和中央軍委,二中全會為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等換屆做準備,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的議題基本圍繞經濟、三農、黨建、行政體制改革,七中全會則為下一次全國人大預熱。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中共打破常規之舉在其歷史上並不少見,其往往會根據需要在全會中加入人事安排。

如1977年召開的十屆三中全會,開除「四人幫」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而這四人都曾經是政治局常委。在1980年2月召開的五中全會上,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的汪東興也被免職,其他三個政治局委員紀登奎、吳德、陳錫聯也同時被免。

再如在1989年6月召開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被免除一切職務,並增補了新的政治局常委等。1995年9月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上,則撤銷了陳希同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的職務。

此外,1994年的四中全會還增選當時的上海市長黃菊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增補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吳邦國與山東省委書記姜春云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99年四中全會增補胡錦濤為中央軍委副主席。

舉這些例子是為說明,在非常時期,中共全會也可以插入非常話題。

再看六中全會。8月初,《人民日報》海外版曾盤點了自1981年以來的7次六中全會,稱這7次全會幾乎都是聚焦意識形態問題、黨建問題,今年的六中全會似乎也不例外。日前官方公布的將在六中全會上審議《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就可以佐證。

然而,北京高層選擇在六中全會前在香港向張德江「開火」,確實非同尋常,因為這不僅將中共高層矛盾公開曝光,而且將張德江的醜聞昭告於天下。從中共以往的手法看,公開批評某個國家領導人通常預示著其境況即將不妙。一個問題是:張德江會安然走過六中全會嗎?還是會等到七中全會?

雖然人事安排在六中全會並非重點,但也有例外。在1981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除了審議和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給毛定了位外,還改選和增選了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根據公報,華國鋒被正式宣布辭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職務,胡耀邦被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趙紫陽、華國鋒為副主席,鄧小平為中央軍委主席,習仲勛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是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和華國鋒。

顯然,此次人事安排是在文革結束後的特殊歷史時期需要,此後的幾次全會基本並未涉及人事問題,但有三次例外。一次是1986年召開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遞補尹長民為中央委員;一次是1996年召開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遞補孫文盛為中央委員。一次是2001年召開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遞補湯洪高為中央委員,同時撤銷了石兆彬、李嘉廷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職務,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石兆彬曾任廈門市委書記,李嘉廷曾任雲南省省長。

依照前例,不久後召開的六中全會一定會涉及撤銷、增補中央委員問題。落馬的原福建省長蘇樹林、原遼寧省委書記王瑉、原空軍政委田修思、天津原市長黃興國等中央委員將被除名。

但誠如筆者所言,中共重手打破慣例、出現新的人事調整並非沒有可能,畢竟如今的中共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習陣營與江派的博弈也到了新的突破階段。如果以張德江作為突破口,拿下江派的前台人物,習陣營將再勝一籌,而且可以藉由推進人大改革,推動習近平所想的「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國的變局。或許由《成報》炮轟張德江的用意就在於此。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針對張德江既已出拳,若給其喘息之機,必將傷及自身。#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