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茂春:誰是鄧麗君背後默默創造歷史的男人

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鄧麗君,靠的是她靚麗的歌喉和天生的麗質,也靠的是強大的流行歌曲團隊的配合,但是最重要的,是她有一批為她量身定做歌曲的詞曲作家,例如詞作家中的瓊瑤、庄奴,作曲家中的古月、湯尼等。

由瓊瑤作詞的《在水一方》《彩雲飛》《我怎能離開你》《月朦朧,鳥朦朧》《夢向何處尋》等歌曲,隨著電影《彩雲飛》《月朦朧,鳥朦朧》的熱播,讓鄧麗君的歌聲亦飛到了世界各地。瓊瑤的言情小說和鄧麗君的愛情歌曲在電影中珠聯璧合地結合到了一起。

就以電影《在水一方》的同名插曲來說,歌詞是瓊瑤將《詩經‧蒹葭》轉譯成現代詩而來的,表現了對所愛之人的無限的愛慕、懷念、追求和嚮往。台灣作曲家林家慶所譜寫的旋律,低回跌宕,輕柔纏綿,烘托出主人公對美好事物求之不得的凄婉惆悵的情緒,愛涌胸臆,情動肺腑,具有一種凄迷濛朧之美。瓊瑤的詩、林家慶的曲和鄧麗君的歌,簡直是一種藝術的絕配。

由庄奴寫詞的歌曲有《小城故事》《海韻》《又見炊煙》《原鄉人》《水上人》《假如我是真的》《小詩》《風從那裡來》……可以開出一長列庄奴專為鄧麗君寫的歌詞名單。可以說庄奴的歌詞在鄧麗君的歌曲中分量是最重的,是最能夠體現「鄧麗君風格」的。

就以《海韻》為例,它原本是「五四」運動時期徐志摩的著名詩歌,反映了青年人對「個性解放」的覺醒。20世紀70年代庄奴將它重新發揮,讓熱愛大海的姑娘唱道:「縱然天邊有黑霧,也要像那海鷗飛翔!」作曲家古月為之譜曲,歌曲表現了青年人勇於闖蕩人生風浪和社會險惡的決心。這是鄧麗君歌曲中一首風格獨特的勵志性歌曲。經過電影《海韻》的傳播,歌曲《海韻》也很快就廣泛傳唱了。

為鄧麗君譜曲的台灣作曲家,最值得提到的是古月和湯尼。前面提到的作品中,許多即是他們二位譜曲的,如《月朦朧,鳥朦朧》《晶晶》《把愛埋藏在心窩》《夢向何處尋》《水上人》《海韻》《小詩》《我怎能離開你》等優秀的歌曲,都是古月作曲的,而《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原鄉人》、《人約黃昏後》(為歐陽修的《生查子》譜曲)等,則都是湯尼作曲的。他們作品的音樂風格,奠定了鄧麗君歌曲的基本格調。而這些歌曲的名字,也已經和鄧麗君緊密地連在一起了,都是「君歌」的代表作。

古月原名左宏元,1930年出生於安徽省蕪湖,祖籍湖北大冶。1954年畢業於台灣「政工幹校」音樂系,後留音樂系任教10多年。1969年,他為台灣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晶晶》譜寫了同名的主題曲,並由16歲的鄧麗君演唱,由此開始接連為鄧麗君譜寫了一系列代表作品。古月是鄧麗君走上歌唱道路的重要引路人。除了鄧麗君之外,古月還帶出了鳳飛飛、姚蘇蓉、甄妮等一批台灣歌星。

古月歌曲的風格特點帶有濃郁的中國民族風格,既有傳統民歌的音調,又有戲曲、說唱音樂的因素,尤其是將中國傳統音樂的「字正腔圓」的理念發揮到了自如的境界,同時他又從日本和西方的流行音樂中吸取了各種風格和技巧,包孕宏富,睿納一切。應該說:他將台灣的流行音樂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古月時代」。

以古月1972年譜寫的《千言萬語》為例,那是為瓊瑤電影《彩雲飛》作的插曲,歌曲憂鬱深情,起伏流暢,最為精彩的是歌曲的第一句:「不知道為了什麼,憂愁它圍繞著我。」高起低收的曲調走向,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幽怨與悲哀的浪濤。這不僅是愛情帶來的憂愁,也是台灣經濟起飛之後給每個人帶來的精神上的憂愁、迷茫和恍惚。

古月在不經意間寫出了一個時代台灣人普遍的真實心態———一個深沉的內心獨白。在《千言萬語》中,詞與曲的結合天衣無縫,正如古月說的:「我是希望《千言萬語》可以樹立起一個字正腔圓的榜樣。」

當時鄧麗君還是一個19歲的女孩子,歌聲純真、無邪。在古月的幫助和啟發之下,鄧麗君對每一樂句的潤腔、裝飾都處理得恰到好處,連深刻的情緒都表達得很到位。

古月後來回憶說:「為什麼這麼多年以後還是有很多人懷念鄧麗君所演唱的《千言萬語》?主要就因為她小女生歌聲里那種誠懇、祈禱的心情。」《千言萬語》,雖由人作,宛自天成。

古月的流行歌曲確實很真實誠懇,沒有花里胡哨的東西。《千言萬語》可以看作是台灣流行歌曲「古月時代」的開端,也是鄧麗君歌唱生涯的真正開始。《千言萬語》中保存著古月和鄧麗君風格許多「基因」。

古月在台灣這塊文化沙漠上開墾出了一片流行歌曲(當時稱為「時代曲」)的綠洲,他的作品中蘊含著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他的功績自然應該寫入史冊。

人們可以不知道湯尼的名字,但是世界華人幾乎沒有不知道《月亮代表我的心》和《小城故事》這兩首歌曲的。它們都是作曲家湯尼的作品。

湯尼原名翁清溪,1936出生。他是一位無師自通的音樂家,能夠演奏小提琴、薩克斯風、吉他、鋼琴等多種樂器。20世紀50年代進入台灣的「美軍俱樂部」演唱,60年代自組「湯尼大樂隊」,1973年去美國,入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進修爵士樂,之後回到台灣,籌組「台視大樂隊」並擔任團長。

湯尼在1970年代以後兼為電影配樂及作曲,參與《小城故事》(1979)、《原鄉人》(1980)等電影配樂的工作,並在流行歌曲創作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除了為鄧麗君譜寫歌曲之外,湯尼也為台灣歌星崔苔菁、鳳飛飛、包娜娜等創作,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另一位「伯樂」。

由孫儀作詞、湯尼作曲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最初曾經由幾位歌星演唱過,然而並沒有引起重大的反響。當20世紀70年代鄧麗君在東南亞巡演時聽到了這首歌,並由她重新演繹,爾後一舉唱紅,最終成為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經典名曲。

鄧麗君的演唱以她的純情和真誠打動了眾多戀人的心。鄧麗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就像流著月光的小河,流向人們的心靈深處。也成了湯尼的不朽名作。

應該說:如果沒有瓊瑤、庄奴等人的歌詞,如果沒有古月、湯尼等人的歌曲,也就沒有鄧麗君的歌聲。在藝術發展過程中,創作總是占著最重要的地位。當我們提到鄧麗君在音樂史上的地位的時候,也應該考慮給這些優秀的流行歌曲詞、曲作者們應有的歷史地位。

──轉自《音樂史的邊角》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