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陸股暴跌引恐慌 專家分析原因

【新唐人2016年01月05日訊】(新唐人記者秦川綜合報導)1月4日當天,中國A股首次實施的「熔斷機制」觸發了2次,導致股市提前收市,使新年首個交易日成為股市4個月以來最糟糕的一天,近4萬億人民幣被蒸發。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股市新年暴跌現象,反映出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失去了信心。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夏教授認為,中國股市新年暴跌使人們回想起去年7月份開始的股市劇烈震蕩,股市如此劇烈下滑反映出投資者的恐慌心理,這也表明中共當局干預股市的失敗。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胡教授表示,去年下半年中共當局干預股市後,股市逐漸趨於平穩。後來中共當局在股市監管上加強,為了遏制股市去年夏季崩盤期間連續單日暴跌後出現的恐慌性拋售,推出了指數熔斷機制

胡教授還分析認為,導致新年首日大跌的原因,可能還包括1月2日(星期六)中共官方發布的PMI指數有關,數據顯示出中國製造業在12月份連續第5個月的收縮情況。另外,讓投資者擔心的還有,對大股東施加的股票拋售禁令1月7日到期,該禁令是去年7月初監管部門施加的,當時滬市一度蒸發掉45%。

股市暴跌對散戶投資者的影響

「熔斷機制」是指滬、深300指數升跌波動超過5%時,即會休市15分鐘;若股市跌幅逾7%時,股市即全面停市至收市。

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李教授則認為,本次暴跌是大陸投資者對「熔斷機制」失去了信心而引發的。廣東金融學院金融系張教授則表示,該機制對於預防股災,根本就沒有作用。

張教授認為,1月4日暴跌的原因是,有不少投資者以融資配資方式買股票,一旦股市下跌,投資者就會紛紛拋售股票,或有些就被投資公司強制平倉,而造成了股市大跌。

有專家認為,無論是10%的漲停板、跌停板,還是熔斷機制,總體來講會讓供求關係不是按市場(規律)在變化。通常來講,在這種機制下,散戶投資者覺得有什麼大的風險時,會選擇逃走。中共當局如干預太多的話,可能面臨的風險就越高。

據了解,散戶投資者佔中國股市交易額的80%左右,去年中國散戶股民經歷了中國股市最動蕩的時期。在去年夏季發生的股災中,中共央行數據稱,股民平均每戶損失約6萬元人民幣。但有外媒報導稱,股民平均每戶損失約20多萬元人民幣。

有散戶股民稱,現在每天炒股能賺一頓飯錢,就很高興了。

責任編輯:文龍

相關視頻:陸股開年重跌熔斷 全球股市紛受挫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