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筒:九九重陽祭祖祈壽 二十四孝感天動地

【新唐人2015年10月22日訊】今天是夏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節日的來歷和習俗。

道家陰陽學說,有六陰九陽之論。九是陽數,「重陽」的名稱由此而來。

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是中華民族傳統上祭祖的四大節日。重陽節在民間有登高避劫的風俗,還有出遊、插茱萸、賞菊花等習慣。

這個節慶在戰國時期屬於宮廷活動。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呂後謀害,侍女賈氏被逐出宮,把重陽祈壽的習俗帶到民間。魏晉以後節日氣氛日漸濃郁,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

由於這一天的夏曆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因此又常被作為敬老的節日,與儒家的孝道不謀而合。

講到孝道,就不能不提起《二十四孝》。這部詩選被認為是元代郭居敬編錄,講述從上古的虞舜到北宋的黃庭堅,包括春秋、漢、晉、唐、宋歷代24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從而感天動地的故事。

儒家講求以孝立國,認為「百善孝為先」。「父慈子孝」是中華民族傳統家庭倫理思想之一,也是儒家最根本的禮教準則。《二十四孝》也因此成為儒教的啓蒙讀物之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