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揭秘習近平邁上權力高峰 憑一個字

【新唐人2015年10月10日訊】(新唐人記者公孫覺綜合報導)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前,港媒長篇報導習近平既往官路升遷歷程,全靠一個字「穩」。有分析認為,習近平主政後反腐也有「穩」的特徵,但是如果突不破中共體制限制,習近平很難解決更高層的腐敗問題。

10月8日,香港《鳳凰周刊》刊登對習近平1985年至2002年在福建省執政特點進行總結,認為習近平的執政風格主要一點是「穩」。

文中指出,習近平在福建任職17年零5個月,從特區廈門到「後排老九」寧德,再至省會福州和省委省政府,從副廳級成長為正部級的官員,始終一步一個腳印穩步邁進。在此期間,他積累了厚實的執政經驗,其執政理念和思維日臻成熟。

文中還提到,習近平從30出頭的青年入閩,到50知天命之年重裝待發,習從副廳級幹部成長為正部級幹部,其間雖稍有停滯(副部跨越正部用了近8年時間),但始終一步一個腳印,穩穩地邁上權力高峰

文章還特別提到,習近平的一位友人對習近平的評價:「習在福州當書記時比較平穩,比較實事求是,喜歡從長遠出發,為以後的子孫後代著想。他提倡經濟建設要常態化的發展,不喜歡搞突擊,不喜歡搞空頭支票和形象工程,這是他一貫思想。」

文章舉例說,習近平離開了福州,任中共福建省委專職副書記後,其繼任者在福州大興土木,多上快上工程項目,習對此很不以為然。習離任福州市委書記時,市財政賬上餘額還有十幾億,但後來卻出現了不小的虧空。對此習近平對福州建設憂心忡忡,對友人說,福州市的建設「操之過急」,「負債經營」,「不太務實」。

文章沒有表明習近平的友人是誰,但其友人對習近平卻做了總結性評價:習近平當年對福州市發展的思路,與現在中共中央政府提出的當前經濟建設常態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關於習近平的上位,曾有傳言說是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和其心腹曾慶紅看走了眼。對此,時政評論人士唐靖遠認為,這篇文章透露的信息,是在向外界宣示習近平攀上中共權力頂峰靠的是務實的穩紮穩打,而非什麼人的提拔,恰恰是沒有被及時提拔,才造成1990年至1998年8年時間的官位停滯,而那期間正是江澤民主政的主要時段。

此外,對於習近平的反腐,文章提到習近平也是一如既往的穩抓作風。文章引用習近平老同事林愛國的話說,習近平對中共黨內的腐敗現象已經知道腐敗到什麼程度,沒到最高權位的時候,「只能做職權範圍內的事」,等到有能力的時候,他就想著怎麼處理。

這一點,早在今年3月27日「學習小組」微信公眾號署名「銘則」的文章《習近平鐵腕反腐的真正原因》中,也有類似表達。

文章說,習近平為何「打虎拍蠅」?原因很簡單,腐敗是人民之敵、政權之敵。人民最痛恨腐敗,腐敗最威脅政權穩定;反腐「上不封頂」「沒有鐵帽子王」,有一起查處一起,不留任何情面,就是怕得罪中國13億老百姓,失去他們的信任。

不過,文章的局限性在於,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王岐山反腐獲得的人民信任,錯誤歸結到中共身上,把「讓紅色江山永不變色」與「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聯繫到一起。

長期觀察中國問題的時政人士指出,造成今日中國官場如此腐敗的根源,恰恰是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充分利用中共這一不受監督的獨裁體製造成的,不抓捕罪魁禍首,不解決體制上根本痼疾,在中共的體制內「翻跟頭」、「轉圈圈」,再穩紮穩打也不會解決根本問題。

習近平9月訪美期間,時政評論家陳破空建議習近平,動用民間力量,接受包括法輪功學員18萬多人起訴江澤民在內的各種民間訴求,從根本上清算江澤民,進一步解體中共,和平轉型中國社會,過渡到沒有共產黨的正常社會。

陳破空解釋說,習近平應該明白中共黨內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中共黨外的力量是最巨大的。能夠獲得民眾的支持,才是穩固政權的根本出路。相反,局限在中共黨內的權斗,有勝有負,風險難以完全避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