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教授」獲諾獎 陸學術體制引反思

【新唐人2015年10月07日訊】中國醫藥學家屠呦呦,因對青蒿素的發現和提煉,成為本年度諾貝爾醫藥學獎的獲獎者之一。而在中國大陸,屠呦呦被稱為「三無教授」,屢次在院士評選中落敗。諾貝爾榮譽背後,二者的迥異,引起反思。

中國女醫藥學家屠呦呦,上世紀70年代領導課題組,從「黃花蒿」中發現並提煉出「青蒿素」,有效防治瘧疾,因此獲頒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鎂光燈背後,外界發現,屠呦呦並非大陸學術明星,甚至被稱為「三無教授」: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背景、無院士頭銜。

媒體報導,屠呦呦曾幾次提名參加院士評選,但全部落敗。

反觀中共治下的學術體制,媒體評價,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陸媒2005年就報導,中國兩院院士評選,公關活動決定評選結果,選舉過程腐敗滋生。其結果是,隨著兩院院士人數大幅增加,中國科技競爭力,卻由1998年的全球第13位,下降到2003年第29位。一些院士更是棄學術、追政治,為中共當局政治運動,提供偽科學的依據,如飽受詬病的何作庥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屠呦呦為何被埋沒,外界也關注,屠呦呦之後,學術界是否後繼有人。

媒體關注當今大陸科研屆兩大弊病:1、是重學術數量、輕質量,導致口水論文遍地,2、更重要的是,行政主導干涉學術評價,學術團隊的負責人往往是行政級別高者,團隊專利和論文,第一作者大多署官員姓名。學術事務,成為行政官員攫取經費和名譽的機會。打擊科研者動力,也促使近年大批科研者離開中國(數據)。

大陸醫藥學者撰文說,從1949年至今,中國自主創新的新藥,嚴格來說,青蒿素是唯一一項。在現行體制下,中共治下的藥業部,現在都在圍繞「仿製藥」作文章,所謂新藥審批,其實就是對山寨品的審批。

媒體刊文說,中國學術界的平庸和腐敗,病根就在學術機構行政化、官僚化、衙門化。中共管治之手伸的太長,讓外界擔憂,屠呦呦會不會成為絕唱。

新唐人記者林瀾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