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爆炸 瑞海公司一份透露秘密的內部安保記錄

【新唐人2015年08月29日訊】(新唐人記者凱唐美華綜合報導)天津大爆炸發生後,對於爆炸真相至今傳聞不斷。其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罕見使用「頑固兇猛複雜詭異」用詞,似乎暗示了爆炸有其背後之因素。近日,有媒體披露瑞海公司的一份透露內部安保秘密記錄,引發爆炸的背後原因再次受到關注。

《中國新聞周刊》日前發表一篇「定時炸彈瑞海公司」的文章。文章中披露這次爆炸背後,瑞海公司一份透露秘密的內部安保記錄詳情。

8月12日深夜23:34分,天津濱海新區碼頭接連發生了兩次爆炸,時間相距不到30秒,騰空而起的蘑菇雲夾裹著四濺的火花,巨大的衝擊波波及方圓5公里內的所有建築:簡易工房被氣浪衝壓垮塌,鋼筋水泥混築建築中的門框多被擠壓變形。

文章說,叉車工邱宏偉被叫醒時,完全不知道是幾點。猛然驚醒後,他只看到窗外像白天一樣亮,不時有「噼里啪啦」的爆炸聲,手機里,公司領導在下達救火和搬挪貨物的指令。

邱宏偉慌忙跑下樓,準備開上叉車去搬挪那些幾十噸重的集裝箱。忽然間,一股巨大的氣浪瞬時湧來,將他掀翻在地,他甚至都沒有聽到爆炸的聲音。醒來時,他不知道自己身處哪裡。他看到身邊有一棵樹,就爬到樹後,期望這棵植物能夠為他提供一點保護,這時,第二股更大的氣浪直接將他震暈在地。

一位接近瑞海物流的業內人士透露,雖然報警時間是當晚22:50分左右,但據他所知,起火時間大約是晚上22點剛過,公司沒有立即報警,而是試圖先自己控制火勢。

文章指出,2013年6月作出的瑞海物流安委會安保部內部彙報中,就指出了日常巡視中多次發現的安全隱患,這些隱患包括:

「施工方在施工過程中用電違規,電纜線接電處、電閘箱沒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與瑞海公司用電規定來進行作業,經多次提醒未進行整改。」

「施工人員駐地衛生臟、亂、差,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經過多次提醒沒有處理乾淨(只處理一部分),安保部決定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施工負責人簽字確認。」

「施工方負責人……在施工現場吸煙,無視公司規章制度。」

「近期公司中轉倉庫維修庫門和進庫引道,中轉倉在沒有大門的狀態下存在著安全隱患。中轉倉庫拆箱、裝箱作業區與消防隊過於靠近,由於消防隊沖洗車輛,水容易濺灑到8類裝箱區。在進行掏箱作業時,掏箱作業工具角度不正確,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建議公司進行改進。」

「目測高桿燈避雷針不能控制整個庫區,重箱堆場、拆裝箱區等需要單獨設置避公司雷針,否則雷雨天氣有可能遭受雷擊,雷擊中爆炸性、易燃性物品,有可能發生爆炸、火災危險。」

「現運輸8類貨物車輛,不具備運輸資質,一般都是半夜到廠區門口,等待公司上班後才入場,由於公司經營的貨物屬於危險品,存在貨物滯留在外的問題。這些問題顯然足以構成火災的重大隱患。」

這份完成於2013年6月17日的安保材料,不只顯示出瑞海物流在內部巡視時發生的問題,同時也證明了瑞海物流在整改原普通倉庫的同時,在未經安評、環評、施工驗收等必要程序時,就已經開始經營危化品業務。

2013年11月和2014年3月,瑞海物流分別組織過一次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和劇毒化學品洩漏應急處置演練。據其在官網公布的介紹並認定:「本公司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制定合理有效,演練運行較真實。」

瑞海物流認真總結了此次消防演練的不足,比如「個別隊員打水帶仍不熟練,以後應加強訓練」;「演練滅火時人員疏散時部分人員表情不嚴肅,不貼近應急演練效果」;並且表示「演練有準備,應在無準備會時突然搞一次應急演練,明年可如此安排。」

然而,公司的宣傳圖片卻顯示其消防防爆裝備均「漏洞百出」:在倉庫中的電源開關櫃、消防水泵、以及應急燈等相關裝置,均沒有採用專用的防爆器材;按規定,二類、四類危化品存放作業區域不能存在摩擦火花,要求使用防靜電地板,但並未按此設置;運輸叉車上需要安裝防靜電橡膠,也並沒有;在消防演習展示中,也沒有出現吸油棉、防火毯以及沙子這樣針對危化物品的專業消防工具。

一位曾經參加古雷PX爆炸消防工作的消防隊化學中隊消防員介紹:涉及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其消防滅火設備應該包含以下物品:消防沙箱,滅火毯,移動式水炮,消防栓,消防水帶,消防斧,消防楸,消防沙,防毒呼吸器,防酸手,防酸服,相應類型的滅火器等等。與之相對比,同樣具有危品儲運資質的中化濱海和新中港,在企業內還配有專門的消防車以及專職消防隊。

與此同時,瑞海物流在經營中還存在嚴重的違規行為。

根據天津交委會頒發給瑞海物流的《港口危險貨物作業清單附證》,允許存放氰化鈉的危品庫二的面積僅為251.8平方米。據測算,這樣的面積僅能存放24噸氰化鈉,爆炸發生後的公安部調查表示,爆炸當天現場存有氰化鈉達700噸氰化鈉。

目前,造成「8·12」深夜爆炸的原因尚未查明,文章認為,瑞海物流神秘而迅速地獲得危化品倉儲資質、在未經驗收前違規經營、違規存放以及混亂的內部管理,或許都是這顆定時炸彈的導火線。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