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習近平信任的一猛將掌控江澤民私家軍

【新唐人2015年04月22日訊】(新唐人記者凱欣綜合報導)習近平上任後,馬不停蹄的對地方和軍隊進行人事調整。近日,外界梳理發現,因受江澤民鐵杆親信周永康把持和控制的武警系統,中共武警司令員一職已經被「習家軍」猛將王寧接管,證明武警「江家軍」的控制權已經被習近平掌控。

習近平在拿下江澤民軍中心腹徐才厚及其馬仔,隨後向號稱「江家軍」的武警部隊動刀。去年,武警部隊司令政委雙雙被換人。

據《解放軍報》消息,2014年度中共總參舉行的一個頒獎活動,於12月30日晚間在京舉行,中共副總參謀長孫建國、王建平、王冠中、戚建國、乙曉光出席參加這次頒獎活動。

但這次總參領導班子悉數到場的活動中,並未出現副總參謀長王寧的身影,從而確認了其已與王建平對調接掌武警部隊的消息。

據軍中消息人士對《內幕》透露,來自「南京系」王寧屬於習近平信任的人馬,現在也是「習家軍」中的一員猛將。

按照習近平和王寧的履歷,習近平與王寧相識,大約是在習近平自福建轉任浙江的2002年之前,1994年10月,王寧進入駐福建的第31集團軍工作,而習近平1993是福建省委常委並兼任福州市委書記。王寧在2003年成為上海警備區政委前,他曾任31軍防空旅旅長、91師師長。

王寧曾用名王魯寧,男,漢族,1955年8月出生,原籍山東榮成市俚島鎮東庄村,出生在江蘇省南京市。曾任第12集團軍高炮團團長、高炮旅旅長。31軍防空旅旅長、91師師長,2003年12月任上海警備區參謀長,2006年11月任江西省軍區司令員,2007年11月任第31集團軍軍長。2010年12月任北京軍區參謀長。2013年7月15日任副總參謀長。2014年12月24日任武警部隊司令員(接替王建平)。2005年7月晉陞少將軍銜。2012年7月晉陞為中將軍銜。2012年11月14日,當選為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傳與王寧對調的王建平被調查

與王寧對調的王建平隨後傳出被調查的消息。2015年1月,來自京軍界人士透露,剛從中共武警總部司令員職位,調任中共軍隊副總參謀長的王建平上將,已被調查。

澎湃新聞網曾報導稱,經中共中央軍委批准,今年2月初至4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巡視組對武警部隊黨委班子及其成員進行巡視。北京軍界人士表示,其實巡視組主要是查王建平及其嫡系的問題。

由於武警部隊系江澤民時期把持的「第二權力中央的武裝力量」,習近平對武警部隊司令換人,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認為,正是習近平繳械江澤民的一大舉措。

武警是江澤民私家軍

據《新紀元》周刊報導,武警系統一直被稱為「江澤民的第二武裝」,是支撐江派第二權力中央的武裝力量。因受江澤民鐵杆親信周永康的把持和控制,中共軍委難以插手。

當年江澤民靠支持「六。四」屠殺而爬上了中共黨、政、軍的最高權力位置,他深知自己沒有威望可以服眾,也總結了動用軍隊鎮壓民眾後遺症太大的教訓,於是在「穩定壓倒一切」的名義下,急於建立並擴充起武警部隊作為他維持統治的私家軍。

報導指,為了對付政治異己,江澤民建立了150萬「武裝警察部隊」,使中共的武警、公安多達500萬人以上。這「武警部隊」既具有軍隊化的武力裝備,又經過了綁架、殺人等方面的武打格鬥專業訓練,用它來實施「維穩」,可以避開用軍隊鎮壓平民的輿論譴責,可謂得心應手。

除了「維穩」的需要,江澤民建立武警部隊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即用來制約軍隊。江澤民從未有過軍界資歷,身為從未摸過槍的軍委主席,甚至遭到一些軍頭的當面嘲笑。由於擔心軍隊有不聽話的時候,一旦發生軍變,江澤民可以有武警可以作為底牌與軍方抗衡。

江澤民馬仔周永康利用武警力量發動政變

薄熙來落馬後,周永康深知自己將在中共十八大後退休,又眼看政變計劃中的關鍵人物薄熙來,無法在中共十八大接任政法委書記,中共江派的權力延續被掐斷,這一切預示江派將失去權力的保護,在此形式下,3月19日晚,周永康調動武警發動政變。

大紀元曾獲悉,3月19日晚,周還伺機行刺溫家寶,但是胡、溫方面早就知曉並加強戒備。周永康在行動之前,其陣營內一關鍵人物倒戈,把計劃透露給了胡、溫陣營。

當晚,胡錦濤調動駐紮在京南保定的38軍入京「護駕」,當時軍人授命的任務是「粉碎陰謀分子軍事政變」。

知情人士透露,當時38軍的目標是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14號,也就是中共中央政法委總部。還有知情人說是玉泉山某處的周永康私邸。當38軍進入中央政法委總部後,卻沒有找到周永康。此後,周永康失去中共政法委書記的權力。

據悉,所有政變都在江澤民知情狀態下進行,江澤民在揚州的心腹、「大管家」季建業等在政變失敗後第一時間就知道此事,並迅速獲得「3‧19」行動失敗的消息。

早前就有分析指出,周永康被傳出的罪宗已經遠遠比薄熙來嚴重。但是,當局4月3日通報周永康案的公訴內容中,並沒有政變、謀反罪。外界認為,政變罪一旦公佈,周永康的後台江澤民和曾慶紅真的沒戲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