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個約束條件更加惡化

前天,中國政府公佈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反映總體經濟發展指標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今年一季度下降到百分之七,這是自從六年前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增長的最低紀錄;如果與前一個季度相比,環比增長速度,則只有百分之一點三,也就是說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長速度下行之後,再次下挫。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加工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和勞動就業中的佔比較高,因此,人們也十分看重中國工業增長的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今年一季度的增長速度為百分之六點四,不僅低於國民經濟的總體增長,也低於普遍預期的百分之九的增長速度。從動態上看,今年三月分的增長,比前兩個月的增長回落一點二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工業增長呈現逐月下滑的事態。

雖然中國領導人不斷強調,中國經濟的重點應該是施行改革和調整結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對中國而言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一方面是中國所面臨的巨大的就業壓力沒有緩解,大量的剩餘農村勞動力依然需要向城鎮的轉移;另一方面,長期存在的雙倍於國民經濟增長的財政增長狀況一去不返,經濟增長下滑帶來的財政收入更大幅度下滑,對政府的壓力卻越來越大。

最近兩年來,中國經濟速度放緩的事態證明,中國經濟增長的約束條件已經出現越來越剛性化的趨勢。這三個約束條件分別是:包括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創新驅動不足在內的內部約束條件;發達國家的在工業化和國際資本加速從中國轉向其他勞動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的外部約束條件;和中國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失去效力的政策約束條件。

由於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和體制創新保障,長期推行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一方面形成了對國際加工產品市場的嚴重依賴,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當國際環境發生劇烈變化和國內的環境條件惡化到難以為繼的時候,增長速度的減緩是一種必然,連續三年的經濟減速說明中國經濟還遠沒有能夠成功地實現結構的調整。

中國對粗放型經濟增長的過度依賴,使得它失去了一些利用有利外部條件的能力和機會。例如,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下跌,對於作為加工出口國的中國本來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中國長期形成的嚴重產能過剩狀況,妨礙它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鞏固自己的國際市場份額和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只能夠長期沉淪在消化庫存的掙扎之中。

金融危機之後,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在內的一些發達國家,都在極力調整自己的經濟結構,力圖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所提供的條件實現「再工業化」或者新一輪的工業革命。與此同時,地緣政治因素和中國勞動力成本的相對上升,也使得不少外國在華投資紛紛向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轉移。從今年一季度的情況看,美國、日本等對華投資,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這個趨勢,對面對下行壓力的中國經濟如同雪上加霜。

面對內、外約束條件的強化,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也日漸失靈。由於體制性原因,許多本來可以用來進行經濟週期調控的宏觀經濟手段,隨著體制的扭曲而出現了效果扭曲,例如中國政府希望運用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實體經濟的增長,但是,那些新增發的貨幣紛紛湧向虛擬經濟,不斷加大虛擬經濟的泡沫,對未來的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形成更大的威脅。

中國政府顯然認識到面對體制制約的無能為力,李克強在前兩天的經濟座談會上談到要加強「定向調控能力」。這種所謂的「定向調控能力」,很可能變成政府在經濟運行的一些細節方面的行政干預,而這樣做,將重新賦予政府官員極大的行動空間,與政府所強調的簡政放權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馳。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