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人吃飯習俗 古代帝王一日「四餐制」

【新唐人2015年04月12日訊】「一日三餐」基本成為當今大陸人的吃飯習俗。那麼,古人一天到底吃幾頓飯呢?相信現代很多人已無從知曉。下文正是探秘古代帝王一日「四餐制」習俗。

日前,《北京晚報》刊登的「古人一天吃幾頓飯」文章,詳細敘述了秦漢時期、戰國時期、隋唐時期的吃飯習俗,以及古代帝王實行的一日「四餐制」吃法,引起探秘者的關注。

秦漢時期民間一天吃兩頓飯,「朝食」為主餐

從史料所記和考古發現來看,在原始時期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余」。先秦時期,尋常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這兩頓飯可以看成是「早飯」和「晚飯」,但古人不這麼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頓飯亦即最後一頓飯叫「餔食」,稱為「飧」。這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說的「朝曰饔,夕曰飧。」

這兩頓飯一般在什麼時間吃?如同作息制度一樣,古人就餐時間也是根據太陽的出沒而定的。古人將一天的時辰劃為12個時段,太陽剛出來時,叫「日出」,但古人一般是在接下來一個時段才開始吃早飯。其時已日上三竿,因為大家都在這個時候吃第一頓飯,古人乾脆稱此時段為「食時」。

在十二地支概念引入時間後,其中的「辰」字對應食時,所以古人有「食時辰」的說法。辰時相當於現代早上7時-9時。第二頓飯安排太陽運行到西南方的「晡時」,此時為申時,相當於現代15時-17時,故東漢許慎《說文·食部》稱:「飧,餔也,申時食也。」

一天中的這「兩餐」哪一頓算主餐?古人稱主餐為「大食」,此外就是「小食」,這在上古商代時已分得很清楚,從殷墟甲骨卜辭中便發現了相關的記載。在「兩餐制」中,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現代人說早上要吃好,古人則認為早餐不僅要吃好,更要吃飽。朝食質量也是最好的,飯都是現做的熟食,古人之所以稱朝食為「饔」就是這個原因。而第二頓飯「餔食」則大多比較簡單,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故稱「飧」。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人的第二餐時間在有的地方或不同季節並不固定,如有的地方便將第二頓飯安排在「日入」時分,即現代17時-19時。此時享用的這頓飯,古人稱為「暮食」,真的是晚飯了。

戰國時期貴族大多實行一日「三餐制」

《戰國策》記載:「士三食不得饜」。那麼,一日「三餐制」出現於何時?其實,在流行「兩餐制」的先秦時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頓飯。《莊子·內篇》有「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的說法,意思是去郊外遊玩,帶足三頓飯,來回肚子都是飽的。如果當時沒有一天吃三頓飯的現象,莊子是不可能這麼寫的。但當時的「三餐制」並不適用於普通人,有相當社會地位、家庭條件優越的貴族、富人才會一天吃三頓飯。

《戰國策·齊策四》「管燕得罪齊王」條稱:「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意思是讀書人一天三頓飯都吃不飽,而你的鵝、鴨卻吃不了。這說明當時已存在一天吃三頓飯的現象,同時也印證了普通人家並無「三餐制」。實際上,此時的一日三餐只是一日兩餐的補充,其中的第三頓飯有點「夜餐」的味道。當時在貴族中吃夜餐並不新鮮,在《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中,就有齊景公深夜將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記載。

從根本上說,「三餐制」是特權階層的飲食制度,最早是周王的專利。周王的日常飲食除了朝食外,就是「燕食」,燕食分別在日中(中午12時)或日夕(下午3時-5時)。如果在中午吃飯,從時間概念上說,與現代的午飯並無區別,但如果從食物的內容和時人重視程度上講,則完全不是一回事情。東漢學者鄭玄注稱,燕食是「奉朝之餘膳」,即午飯和晚飯都是早上吃剩下的飯菜,重新熱熱又算一頓飯。

秦漢時期,普通人或是級別較低官員多為「兩餐制」,但在貴族中已普遍實行「三餐制」。當年淮南王劉長謀反獲罪,漢文帝劉恆便特批他仍可享受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許一天吃三頓飯,此即《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里所說的「皆日三食,給薪菜鹽炊食器席蓐」,此外每天還供應劉長5斤肉、兩斗酒。

隋唐時期「午飯」成為「一日三餐」中的主餐

白居易《詠閑》詩云:「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一日三餐」的飲食風俗始於魏晉以後,但真正普及則在隋唐時期。其時民間基本一天都吃三頓飯,與現代概念上的「三餐制」幾無區別。

其標誌是,「中餐」、「午飯」這類詞彙開始流行,並大量出現在當時文人的詩文中。中餐即中間那頓飯,賈島《送貞空二上人》詩中便有「中餐」:「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時」;白居易的《詠閑》詩中則有「午飯」:「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

中餐、午飯都是「中飯」的意思,因處於早、晚兩頓飯中間,又在日中時分吃,故名。中餐為「中食」、「晝食」,與先秦時期中午時分享用的「燕食」在用餐時間上是相同的,但重要性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唐時的中餐已成為三餐中的主餐,秦漢及以前人們一天最重要的一頓飯「朝食」已退居次位。

「吃中飯」,其時已成唐人很自然的飲食習慣,而不是過去的可有可無。唐代段成式撰寫的《酉陽雜俎·玉格》中有這樣一句話:「忽見一寺,門宇炳煥,遂求中食。」如果當時沒有吃午飯的食俗,人們是不可能「求中食」的。

需要說明的是,「三餐制」在唐時已很普及,但早期的「兩餐制」並沒因此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頓飯,有的地方一天吃兩頓飯,到清末,乃至今天都這樣。清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了清朝各地的飲食風俗,書中的「日食之次數」條是這樣說的:「我國人日食之次數,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如當時的蘭州人便「日皆二食」,而浙江寧波、紹興一帶則是「日皆三飯」。

古代帝王實行「旦食晝食夕食暮食」一日「四餐制」

《白虎通》記載:「王者居中央,制御四方」。

一天吃幾頓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質條件和社會行為的制約。除了「兩餐制」和「三餐制」,古時還有「一餐制」和「四餐制」、「五餐制」。很顯然,一天只吃一頓飯的,當是窮人無奈的選擇,而一天吃四頓飯的就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了。

「四餐制」在古代屬於「帝王餐」,漢朝時被制度化。中國古代飲食制度帶有明顯的等級色彩和禮儀特徵,貴為天子的皇帝飲食安排自然要與眾不同,以「別尊卑」。帝王為什麼一天要吃四頓飯?漢班固《白虎通·禮樂》「右論降神之樂」條是這樣解釋的:「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時之功也。」原來,帝王每天吃四頓飯是借「四方」、「四時」之數字概念,有迷信色彩。

「四餐制」怎麼個吃法?分別在天剛亮的「平旦」時吃一頓,叫「旦食」;中午「日中」時吃第二頓,叫「晝食」;下午晡時再吃一頓,稱為「夕食」;最後一頓在太陽落山以後的「日暮」時進行,稱為「暮食」。

古人認為,這四個時間點分別是「少陽」、「太陽」、「少陰」、「太陰」的起始點,此時就餐最為吉祥、適宜。此即《白虎通·禮樂》中所謂「王者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陽之始也;晝食,太陽之始也;晡食,少陰之始也;暮食,太陰之始也。」

漢代「四餐制」是在先秦周王就餐制度上改進而來的,周王在三餐之外還曾增加「夜餐」。夜餐也叫「夜食」,《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的「晏食」,便是夜餐。

「四餐制」在漢代被嚴格執行,即使帝王死後,祭祀時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非一成不變,在特殊時候要「減餐」。比如國家遭遇嚴重的天災人禍時,皇帝就得減少飲食量和次數,以此自我懲罰,響應上蒼給人間的警示。《白虎通·禮樂》中所說的「四方不平,四時不順,有徹膳之法也」,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清朝「帝王餐」不是「四餐」而是「兩餐」制,即「早膳」、「晚膳」兩頓飯。一天吃兩頓飯是滿族的傳統飲食風俗,入主中原後滿族人將這一食俗也帶進了皇宮。清朝皇家的「兩餐制」與秦漢時的「兩餐制」在時間安排上有較大差別,早膳一般在卯正以後(早晨6、7時後),晚膳多在午、未兩個時辰(中午12時至午後14時)。其實,清朝「帝王餐」是「明二暗四」:在早膳和晚膳這兩頓正餐(大餐)之外,還有「早點」和「晚點」兩道副餐。

「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中國最晚在上古商代時已形成了「定時吃飯」的習俗。

責任編輯:唐美華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