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陸暫住證終結受關注 學者不樂觀

【新唐人2015年02月26日訊】中國大陸將全面取消「暫住證」,並以「居住證」制度代替的消息,近來成為民眾關注還有討論的焦點。這項已經實施了30年的暫住證制度的終結,是否意味著公共服務均等化時代的到來?又能否給數以億計流入城市的農民工帶來實際的利益呢?下面一起來聽聽學者的分析還有農民工的感受。

中共公安部日前公布,包括改革戶籍問題的相關方案已獲中央通過,即將實施。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方案內容就是,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

1984年,暫住證制度在深圳開始實行,後來在中國大陸其他城市流傳開來,成為各大城市限制外來人口落戶的一個主要手段。

但是對於流動人口來說,「暫住證」蘊含著高度不安定性,也是他們心中的痛。

持有暫住證的外來務工人員由於沒有本地戶口,無法享受當地的社會福利,猶如「二等公民」:他們不能購買經濟適用房,買車不能直接參加「搖號」,子女上學受到限制,連辦理結婚登記、申請護照等手續都需要回到戶籍所在地,造成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和權利上的不平等。

沒有暫住證的外來務工人員,還面臨著被遣返回原籍的危險。而暫住證同收容遣返相聯繫後出現的一系列血淋淋的悲劇事件,也使得暫住證逐漸成為各界「聲討」的對像。

2003年3月17號,在廣州工作的湖北青年孫志剛,就因為缺少暫住證被收容,在遭到野蠻毆打後身亡。事件一度引發輿論譁然。

東南大學法學教授張讚寧:「從理論上來講,作為中國人在中國領土內任何地方居住,都不應當有甚麼居住證、暫住證。他應當有這種自由。」

東南大學法學教授張讚寧認為,當局限制外來移民的權利是不公平的。「暫住證」改為「居住證」,從字面上看歧視外來人口的意味沒有那麼強烈,但外來人口是否能真正享受和當地戶籍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還不得而知。

自由撰稿人劉逸明:「『暫住證』換成『居住證』我覺得沒有太大的進步。作為『二等公民』的外地人一樣還會是『二等公民』。辦『居住證』也是有問題的,實際上不符合中國的法律精神。因為法律賦予了公民自由遷徙的權利,為甚麼還要別人辦一個『居住證』呢?」

值得注意的是,當局並沒有提及,取消暫住證和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的推行細節和時間表。

一名在廣東東莞居住了5、6年的農民工曹先生表示,目前尚未接到辦理居住證的通知,對取消暫住證制度能否給自己帶來實際好處,他並不樂觀。

東莞農民工曹先生:「我感覺享受不到。外來人肯定享受不到這種(福利)的。」

曹先生還表示,自己的孩子和很多勞工的子女一樣,因為很多限制而無法就讀公立學校,只能上學費更加昂貴的私立學校。

其實,不管是暫住證也好,居住證也罷,實際上都與戶籍制度相關聯。而中國的戶籍制度一直以來飽受外界爭議:城鄉戶籍的差異巨大,公民無法實現權利平等。

城市戶口附著著太多有形或無形的福利,甚至是尊嚴和身份的像徵。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戶口更被認為是現代化生活的「入場券」。

「中國社會觀察研究所」負責人劉開明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根本是政治制度的轉型。

北京理工大學現代中國問題專家胡星斗教授則對BBC說,戶籍改革的阻力正是掌握著「錢袋子」的各級中共官員。要改變戶籍制度,中國的財政制度必須轉型,而這必然涉及到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

採訪/易如 編輯/李明飛 後製/蕭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