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QE登場 亡羊補牢還是最後籌碼?

【新唐人2015年01月25日訊】歐洲銀行行長德拉吉本週宣佈歐洲央行將實行QE,即量化寬鬆政策。此語一出,即給歐洲債市、全球股市、歐元匯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盪。QE到底是甚麼?這個特別的字母組合為甚麽會有這麽大的威力?它能否像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那樣刺激歐元區的經濟?還是為歐元的生存能投下的最後一注?

星期四,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德拉吉宣佈,歐洲央行將實施量化寬鬆政策(QE),自3月開始,每月購買600億歐元債券,直到2016年9月底。這意味著將有1.1萬億歐元(約合8萬億元人民幣)的新資金注入歐洲的金融系統。此言一出,本來就在徘徊下跌的歐元匯率繼續回落,歐洲債市大漲、全球股市震盪。

量化寬鬆政策英文縮寫爲QE,理論上來説就是中央銀行提高貨幣供給,從財政機構購買債券,這樣就會讓利率降低,企業和個人因此會更願意貸款併進行投資或者消費,消費增加也會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經濟便會好轉。

歐元區始終沒有從幾年前的全球金融海嘯中恢復元氣。當年也受到重創的美國、日本、英國都通過QE量化寬鬆政策復甦甚至重振本國經濟。而同樣的舉措在歐元區總是顯得舉步維艱。在採用包括降低貸款利率在內的一系列類似量化寬鬆政策的方針之後,面對已經低至0.05%再無可低的貸款利率、以及依舊疲軟的市場,央行似乎已經別無選擇。

美國早在2012年底就已經推出了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和這次歐元區的計劃類似,購債規模巨大且沒有上限,美國的目標是達到就業市場出現實質性改善﹔歐元區的目標是達到既定的2%通貨率。乍眼看去兩者頗有相似之処。但是有兩個主要的、也是無法逆轉的區別。

第一是歐元區無可迴避的複雜性。量化寬鬆政策的前提是,有一個堅挺的中央銀行來義無反顧的承擔風險,這一點在歐盟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某個歐盟成員國政府違約、或者在QE政策下購買的債券重組造成損失時,這筆錢該誰來買單?

在過去的幾年中,同樣面臨歐元區的不景氣,德國人依靠自己嚴謹、高效的行事風格,憑藉傳統中小型實業穩紮穩打,讓經濟平穩復甦;而不遠處,秉持著完全不同的工作和理財理念的希臘人,為未來越高的失業率和即將崩潰的經濟走上街頭向政府抗議。在這樣的情況下,希臘政府如果違約了,德國政府願意買單嗎?

歐洲銀行位於德國法蘭克福萊茵河畔,這麽多年歐元區和歐盟的經濟救市政策步履蹣跚,一定程度上緣於以德國為代表經濟強國的堅持。而海峽那頭握著英鎊的紳士淑女們隔岸觀火之餘,更堅定了不願意陷入像德國人一樣的困境的決心。這也是歐元區的量化寬鬆政策一直遲遲無法出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種決策遲緩正是第二個無可逆轉的問題。三年前美國採取第三輪QE政策的時候,美國的年度通脹率是1.6%並沒有遠低於2%的目標水平,而歐元區現在才採取這樣的措施,是不是爲時過晚?許多經濟學家都有這樣的憂慮。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則直言要拯救歐盟的唯一方法,是乘坐時光機回到2008年叫停量化寬鬆。他認為歐元 貶值只會令歐盟陷入惡性循環,帶來財務混亂,並需付出政治上的代價。

而這一消息對於中國人來説則是前景不明。歐元區經濟復甦有可能增加出口量﹔但歐元的貶值會導致出口成本增加,也有可能降低出口量。

歐洲大陸使用別種貨幣的國家早已聞風而動,在過去兩週內紛紛降息,貨幣大戰的號角似乎依然吹響。 

撰稿:曉燕
剪輯:俊蘭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