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華:學生、佔中、警察與鍵盤戰士

學民思潮及學聯發起罷課,號召學生到政府總部集會,才令到「佔領中環」得以提早啟動。戴耀廷在前一天撰文,說「佔中就是敲擊那阻着香港民主向前邁進的石牆的第一槌」,但事實上,那「第一槌」根本是由學生拿起來,由學生去敲的。一身包袱的中產階層,有怒不敢言。膽敢敲第一槌的,往往不是學生,就是工人。

學生是香港的希望,沒有學生去敲第一槌,「佔中」永遠都只是空中樓閣。有人說學生的人生閱歷不足,難以分辯是非。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根本不用考究誰在利用誰去獲得政治利益,因為抗爭的目的是為了反對社會的不公義,以及爭取應有的公民權利。在這個命題上,社會的整體利益遠遠凌架於個別政治團體的利益,就算有人覺得學生想法幼嫩,看不清背後的政治關係也好,他們所做的都是為香港爭取真正民主,根本沒有不支持的理由。

佔領中環

60年代,英國人的殖民地統治充滿各總各樣對華人和低下階層的不平等與不公義:官商勾結、公務員貪污、華人受歧視、工人被剝削、軍警暴力鎮壓(槍殺多名示威工人)等等,各種民怨加上大陸文革和種種歷史因素,最終引至67暴動-罷工罷市、滿街炸彈(炸死了不少警察和市民)、林彬被刺殺、政府實施宵禁,結果社會一片混亂,香港經濟大蕭條。

之後,香港政府推動了各種政制改革,廉政公署、社會福利、公共房屋、交野公園、地下鐵路、新市鎮、九年免費教育、增加行政局華人議席等等。這些都是好的變化,但這並非「政府聆聽市民聲音」的結果,而是既得利益者為了保障自己利益的結果。

只有既得利益受到動搖時,當權者才會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而作出改變。英國人如是,中國人也一樣。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是中國企業融資重地,絕對不是可以隨意替代的地方。佔中就是以癱瘓香港這個金融中心來動搖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以求當權者作出改變。週末佔中,受影響的只有菲傭。在廣場上舉高雙手任警察施放胡椒噴霧、或熱淚凝眶地跪在警察面前搏拉等等,那些正在食Brunch飲香檳嘆魚籽醬的大人物根本不會看見。

對於不少有車有樓、看TVB的離地中產,在電視上只會見到一群破壞社會秩序的憤怒青年。他們會以為這些「暴徒」有機會令他們失業、賺少好多、冇錢買奶粉、甚至成為負資產,要以大義去感動這群人實在是沒有可能。

在兩極化的香港社會,不可以靠「民氣」。因為有多少要求政制改革的民氣,就有多少希望維持穩定的民氣,兩股民氣互相抵消,結果甚麼也沒改變。因此,佔中的時間,重要的是平日而非假日,只有能動搖當權者利益的「真佔中」,才有機會為香港爭取得到「真普選」。

香港警察

幾十年來,政府一直為香港警察建立良好形像,警察在我們心目中,就像電影「寒戰」中的郭富城與劉德華。事實上,香港警察的確是世界上最優良的警察部隊,而他們的職責,就是維持治安、保障市民生命財產。而財產,絕對包括他們自己及其親戚朋友正在供款的樓和手上的股票。

警察當然亦會有惻忍之心,也會有警員站在群眾的一邊。那麼既得利益者如何確保在場的警察會和示威群眾對著幹?其實只要下令取消所有九月和十月份休假申請,再將服從性最高和脾氣最差的警員派到前線通宵守衛,再加上人手不足,當指揮官下令武力拘捕示威人士時,就算如何「克制」,都肯定會出現火爆場面。

鍵盤戰士

不少到場的人都會呼籲網民不要躲在家中做鍵盤戰士,但在新聞機構越來越不可信的時候,鍵盤戰士的角色將變得非常重要。近年出現不少走「維穩」路線的網上媒體,其文章不時在社交網絡瘋傳,我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從長輩的Whatsapp收到這些文章。對於一些未曾深入分析事件的人,如果經常讀到這些由信任的人所傳來的文章,而沒有看過其他不同立場的文章,就難以辨清事實真相。

當警方以違反《國際人權公約》的《公安條例》來拘捕在政總協助示威人士的立法會議員,香港只差一步就回復到1967年時,舊英國殖民地時代的高壓管治。現在已是非常時期,無論網上網下,都應該為自己、為未來爭取本來就應該屬於香港人的「五十年不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不是提早30年就自願「回歸」。

網上網下,各司其職,希望港人能夠團結一致,天佑香港。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