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激進份子返鄉 各國嚴陣以待

【新唐人2014年08月31日訊】新聞週刊(438)伊斯蘭國短時間內在伊拉克和敍利亞迅速壯大,到目前為止,美國總統歐巴馬承認還沒有對付的策略。8月29號,美國國務卿克里呼籲全球建立一個「全球聯盟」來對抗伊斯蘭國,而英國內政部將面臨恐怖襲擊的威脅級別,提高到「嚴峻」級別,僅次於最高級。

英國內政大臣德蕾莎•梅伊:「從『顯著』升高到『嚴峻』,這意味著遭受恐怖襲擊的可能性極高,但並沒有情報顯示馬上就會遭遇襲擊。」

英國內政大臣德蕾莎•梅伊指出,提高恐怖威脅等級,與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恐怖組織正在醞釀對西方進行襲擊有關,其中很可能有從英國和歐洲過去的極端分子參與。

英國首相卡麥隆當天稍晚在記者會上宣佈,將推出針對伊斯蘭極端武裝的反恐計劃,採取更多措施阻止英國人加入IS組織。

英國首相卡麥隆:「下週一我會在眾院做出聲明,包括提出新的立法提案,以便更容易以收回護照的方式,阻止人們去(伊拉克和敘利亞)。」

兩週之前,美國記者弗萊遭伊斯蘭國極端分子斬首,凶手基本確認是英國籍,這也加劇了英國人對這些極端分子回國發動襲擊的擔心。卡麥隆強調,伊斯蘭極端主義信仰以最殘忍的恐怖手段,強迫他人接受其扭曲的世界觀,而現在這些極端組織已經加劇了英國遭受的恐怖威脅,英國將採取一切行動來保護國家和民眾的安全。

據了解,目前大約有四百到五百名英國穆斯林到敘利亞參戰,他們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地戰場被激進組織洗腦,送回英國後對國家安全將造成嚴峻挑戰。英國提升恐怖威脅等級之後,美國白宮表示,目前還沒有發現伊斯蘭國針對美國的具體威脅,將繼續維持當前警戒級別。

白宮發言人厄內斯特:「我這裡可以提供的,最詳細的情報評估,表明目前沒有證據或跡象顯示,ISIL正在積極策劃攻擊美國本土。」

不過,美國政府估計,有約100名美國人已前往敘利亞或伊拉克,加入伊斯蘭國激進武裝,英國與其他西歐國家也有大約400∼500人加入。美國表示,正密切關注這些持有特別護照的武裝分子。因為他們不用簽證就可前往美國,也容易通過安檢,美國政府已經針對特定的護照辦理等相關部門發出了警告。

「伊斯蘭國」(IS)日前發出「給美國的第二個訊息」,再次以斬首的影片向美國發出警告必須停止攻擊,然而對於伊斯蘭國勒索數百萬美元來換取另一名美國記者的生命做要挾,美國政府明確表示拒絕。人質事件凸顯恐怖組織透過綁架獲取利益的殘酷事實,以及被綁架者親人的悲情。日前,這名人質的母親透過視頻向伊斯蘭國組織溫情喊話,希望他們釋放她的兒子。

人質STEVEN SOTLOFF的母親SHIRLEY SOTLOFF:「Steven是記者,去中東報導穆斯林在獨裁者治下的痛苦。他是個好兒子,好哥哥,對家人忠誠大方。有信義,樂於幫助弱者。我們一年多沒見到他了,都很想他。希望他安全回家,擁抱他。自從他被抓,我看了很多伊斯蘭教的知識,那裏面說,其他的人罪過不應該加到個人頭上。Steven又影響不了美國政府的做法,他只是名無辜的記者。」

事實上,綁架和交易人質向來是恐怖組織牟利的主要管道之一。根據紐約時報的資料,蓋達和分支組織自2008年以來,已由綁架收取的贖金至少進帳1億2500萬美元。那麼,美國對於贖金和人質,到底是保持甚麼樣的態度呢?我們先來看一段本臺華府記者雪莉的分析報導。

美國不交贖金的政策由來已久。早在19世紀初,美國的立國先驅們就停止向北非海盜交付贖金,結果引發巴巴裡戰爭。到了20世紀80年代,伊朗人質危機爆發,52名美國人被伊朗革命者羈押。當時,卡特總統明確表示美國不會接受脅迫和敲詐。2002年,小布希總統再度重申美國從來不會把錢交給恐怖份子。但美國這項政策並沒有成為法律,在執行時也會引發爭議。在卡特總統因伊朗人質危機落選後,新總統里根曾經以武器作爲交換,使三名被黎巴嫩真主黨綁架的人質獲釋。今年早些時候,歐巴馬政府用五名塔利班成員換回美國大兵貝裡達爾,也引發朝野的激烈爭議是否花贖金解救人質向來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美國政府不交贖金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贖金會被恐怖組織用於購買武器、招募新成員,這無疑會使美國的反恐行動更加艱難。此外,交付贖金也會誘惑恐怖組織綁架更多人質,從而危及美國民衆在海外的安全。

據統計,美國的這項政策確實收到了一些成效,被綁架公民的數量要明顯少於法國等交付贖金的國家。甚至連蓋達組織也承認,在綁架西方民衆時會盡量避開美國人。不過,在另一方面,不交贖金政策也有一個很沉重的代價,那就是人質的生命。相信沒有一名政客願意麵對記者弗萊被斬首的視頻,而他的家人也在事後不斷地呼籲美國政府重新審視這項政策,畢竟生命無價。

儘管有這些壓力的存在,歐巴馬政府的立場還是比較堅定,沒有改變的意圖。最新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民衆也支持這項政策,因爲他們明白,這是用短期的代價換取長期的利益。因此,美國仍然不會向恐怖份子交付贖金,但對此的爭議也不會停止,未來如何?我們將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