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金融泡沫讓世界發抖

【新唐人2014年1月11日訊】 中國大陸的巨大金融泡沫已經形成,這已不是什麼懸念,令投資者們提心吊膽的是這些泡沫什麼時候,以怎樣的方式破裂。日前,有法媒發表評論中國經濟形勢的文章稱,「中國的債務飆升到工業生產毛值的215 %,最近5年中,中國債務增加60%。」并稱這樣的金融泡沫「讓世界發抖」。

北京當局的路很窄

據《法廣》報導,法國經濟報紙《回聲報》1月10日在其頭版頭條的位置發表了一篇評論中國經濟形勢的文章:《中國的金融泡沫讓世界發抖》。而該報還在第9頁和第28頁,分別刊登兩篇都是由駐北京記者Gabriel Grésillon署名的分析評論文章。《法廣》援引了該篇報導。

《回聲報》的文章指出:「中國債務及其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危害性影響將是今年的大課題之一。敏感的金融市場不僅憂慮中國債務量的規模,也憂慮中國公私債務增長的速度:中國債務已經達到相當於工業生產毛值的215%,而在5年前,中國的負債率還只是131%,其中,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兩年半中增加67,3%,達到17萬9千億人民幣(17900 milliards),相當於2萬1千7百60億歐元,(2176milliards)。」

文章解釋說:擁有中國絕大部分銀行的北京當局,為了控制全局形勢,決定採取行動,控制「影子銀行」這種地下金融,但這一措施又勢必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在控制信貸飛漲和經濟危機之間,北京政府只有一條窄路。」

2013年12月底,中國銀行間借款利率飆升,中共當局大量注資,用了好幾天才平息了市場緊張。外界認為,中共當局公布的地方政府債務數字是引發這一輪股市新緊張的原因。還有幾種分析懷疑:地方政府的新債中有一部分是用於償還舊賬。

「包括公立和私立的所有中國債務到2013年年底時,將達到工業生產毛值的218%。」文章寫道。

進入2014年之初,中國上海股市就顯得疑慮重重,本周初上海股市甚至跌到5個月來的最低,從1月2日以來損失了四個百分點。

《回聲報》文章評論說:這種狀態令人想起美國和日本的金融泡沫破裂前的情況。

分析認為,引發上海股市擔心的還有重新開放企業上市。由於中國股市連年不力,大量新上市企業將可能吸納已經上市企業的投資,使他們的股指降低。

中國私人錢莊和房地產泡沫的關係

在該報的第28版上,同一位記者發表的文章還介紹分析了中國私人錢莊的運轉模式和中國房地產泡沫會不會破裂的問題。

該文介紹說,一位從事房地產貸款的業內人士承認:他們提供貸款的一半是給了那些在房地產進行投機的人。儘管中國推出穩定房價的政策,但房價仍然不斷上升。中國經濟存在的兩個問題是:一是地方政府沒有多少收入,只有賣地維持運轉,二是中國銀行利率低,股市回報低,有錢人就轉向房地產,也成為私人錢莊資金的熱點。

文章寫道:「中國到底有沒有支撐房地產熱的內在需求?中國房地產熱是不是投機?這是難以回答的問題,但人們都一致認為:如果房地產有一天崩潰,將席捲一部分中國金融業和地方政府。」

「發抖」的不僅是其它國家

事實上,對中國金融泡沫的擔憂最為深切的,並不是「發抖」的世界,而是中國的投資者與金融業內人士。

2013年11月13日《證券時報網》發表了金融業內人士程清波撰寫的 《中國金融泡沫吹大 做空大鱷虎視眈眈》一文。

文章分析稱:首先,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是路人皆知的事實,然而泡沫究竟有多大,卻實在難以估量。人們能看到的是,從2003年房價啟動到2007年底的五年時間,中國平均房價上漲了10倍,其上漲周期與1985年至1989年時的日本、1992年至1997年時的香港基本一致。從2009年開始,房價再拾升勢,迄今價格又翻了一番。

其次,中國的信貸泡沫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共的官方數據顯示,自雷曼倒閉以來,中國的信貸總額從9萬億美元上升至23萬億美元,在短短五年中趕上了整個美國商業銀行系統的規模。中國的信貸佔GDP比率在五年內從75%上升至200%。而且這些數據尚未包括影子銀行的信貸規模在內。中國的GDP僅為美國的1/3強,而信貸規模卻比美國還多出23萬億人民幣,足見信貸泡沫的嚴重程度。

第三,中國社會主體的債務規模處於高位,特別是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越來越大。程清波認為,中國整個經濟已被房地產綁架。銀行貸款的50%~60%是由企業的房產、土地做抵押;影子銀行的貸款絕大多數直接或間接與房產土地有關;中國企業負債依賴房產、土地做抵押,中國家庭負債也大多用於房屋按揭;而地方政府債務的還本付息更主要依賴賣地收入。因此,一旦捅破房地產泡沫,中國社會將遭受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銀行壞賬急劇增加,企業大量破產,眾多家庭成為負資產家庭,地方政府破產等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