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吃魚更好的選擇 你知道嗎?

【新唐人2013年12月9日訊】在形形色色炒得火熱的「保健品」中,許多人認為吃魚有益健康, 甚至日本還有一種魚蝦素, 稱為精進料理, 就是不吃家禽家畜專吃海鮮類的。但難道吃魚真是最好的選擇嗎?對此,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院,美國東方醫學博士馬芳傑醫師發文,講述了比吃魚更好的選擇。

馬芳傑醫師說,也許有人們不知道,魚肉與其他肉類是不一樣的,因為魚皮薄,魚肉水份含量高,所以當魚死亡的一剎那,魚體本身酵素便自動開始作用,將魚體分解;而細菌也快速繁殖並分解魚肉。如果在捕獲過程有受傷害或污染,則更易腐敗。為了防止腐敗,就必需進行低溫處理或使用防腐劑。

常用的防腐劑有山梨酸鉀、苯甲酸等,但因為苯甲酸價格低廉,即使其抑菌效力僅為山梨酸鉀的1/3,且毒性較大,但仍被普遍使用,甚至有些不肖商人更用35~40%的甲醛溶液(俗稱福馬林,為浸泡人體組織、動物標本用途)來作防腐處理。難怪有人說有時吃海產會有消毒水的味道。

也有商人為了好看好吃,用化學藥品處理,曾有報導中國大陸市場發生蝦仁、烏賊、海參、金線魚、魚翅、魷魚、海螺、扇貝等海產食品,泡過含甲醛藥水來防腐;許多大陸海產經由漁船走私進入台灣市場,我們已經籠罩在福馬林的陰影下而甚少覺察。

也有受環境污染重金屬污染產品可導致皮膚癌,肺癌及肝腎傷害等,而受環境污染的化學污染產品的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碘中毒輻射傷害、放射性銫中毒輻射傷害。

如日本2011年311大震災而引發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廠事故,所泄露的輻射物質對海洋生態系的影響逐日擴大。而掉落在陸地的輻射物質,又會隨著河川逐漸流入海中,再度造成污染。大型魚會蓄積污染物質,因食物鏈關係,輻射物質在海洋底層生態中循環,拉長污染時間,輻射污染導致累積輻射傷害。

至今不斷由破損的反應爐中流入太平洋的幅射廢水正嚴重危及太平洋的全生態系,一張由美國國家海洋氣象局(NOAA)及美國海軍(US Navy)所進行的研究數據圖,道出了大量有毒輻射物質已經嚴重污染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真相。

總而言之,馬芳傑醫師認為,我們可以用有機的豆類、穀類、種子類組成的完全蛋白質取代魚的蛋白質,如糙米+黃豆+核桃,蕎麥+黑豆+腰果,薏仁+紅豆+松子,小米+雪蓮豆+芝麻,如果再加上紅蘿蔔、芹菜、綠葉菜、有機豆乾、薑絲等可以做成一道美味餐點。

另外,可以用亞麻仁油、月見草油來補充魚的不飽和脂肪酸,完全不必擔心防腐劑、化學毒、重金屬、輻射毒、寄生蟲感染、魚毒的可能性。因為尊重、善待與我們同住在這地球上的另外一群生命,我們在進食時更能感受一股快樂與感恩的心情。

取代魚提供的蛋白質:

糙米+黃豆+核桃
蕎麥+黑豆+腰果
薏仁+紅豆+松子
小米+雪蓮豆+芝麻

可避免攝取動物性蛋白質造成體質變酸,降低免疫力。

取代魚提供的不飽和脂肪酸:

亞麻仁油、月見草油

可避免防腐劑、化學毒、重金屬、輻射毒、寄生蟲感染、魚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