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彭博起訴劉醇逸

【新唐人2013年07月23日訊】金然:謝謝高明德。现在我们请本台资深记者曾铮来分析一下。曾錚,你怎麼看待這起訴訟案?

曾錚:彭博当市长已经12年了,但起诉主计长,只是第二次。看的出来,彭博这次真的是急了。他的發言人用詞很嚴厲。

打官司的雙方當然各執一詞,不過,法律是重证据的。從剛才的報導中,可以看到,劉醇逸的指責,一個是不準確的,他說彭博的合同沒有提供人數,實際上是提供了的;另一個指责是很模糊的,他只泛泛的說“每個合同都可能存在腐敗的可能性”,卻不能說出這個被他否決的合同中到底存在甚麼腐敗因素。

彭博一方,指責劉有政治目地,常常是在新聞稿中用A理由,在官方文件中用B理由否決。並舉出許多例子。他们说,劉已經形成一個習慣:表面說一套,實際做一套,帶有政治目地。

兩個最近的事例是:2011年3月,劉醇逸否決了2000萬的教師退休金計劃,但在7月份卻悄無聲息的批准了。當時他高調質問彭博的動機,(推出這個計劃的時機剛好與彭博準備裁掉教師職位的時機一致),但實際用的理由卻是數據輸入問題,和保險的證書問題。

今年6月(上個月),劉醇逸否決了9000萬的與中央公園的十年合同,公開場合用的理由是:彭博太“偏愛”位於曼哈頓的中央公園,沒有給所有公園均等的機會,但公共記錄上用的理由是籌資計劃和花銷總額有問題。

金然:類似的案例,之前有無判決的先例?

曾錚:有。

案例:2006年,法庭否決了當時的主計長湯姆森(William C. Thompson)否決一項合同的決定。法庭裁決詞說:決定一項合同是否適當的責任和權力在市政府,不在主計長。

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判例法,所以这一次判决,有可能成为这次彭博起诉刘醇逸的法律依据。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