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宣言》紐約展出 傑斐遜手稿搶眼

【新唐人2013年07月02日訊】楚玉:“7月4日是美國的獨立日,一提到獨立日,人們總是會聯想到美國的“獨立宣言”。從今天開始,紐約公共圖書館會展出《獨立宣言》和《權利法案》的原稿。”

金然:“說到這份原稿,還有一個小故事,發生美英戰爭中。當時,英軍攻入華盛頓,並一把火燒了這座都城。為確保這份至關重要的文件萬無一失,當時的國務卿詹姆斯.門羅把文件交給了自己辦公室的一個年輕工作人員–普萊斯頓。並囑咐他絕不能讓文稿落入英國人的手中。 史迪芬將裝有《獨立宣言》的袋子揣進襯衫裡邊的貼身處,然後他扮成小商販模樣,逃過英國人的盤查,逃出城市並在一個牧師的幫助下把《獨立宣言》完整的保護了下來。”

楚玉:“下面就隨著本臺記者李欣一起去看一看這份珍貴的原稿。”

眾所周知,7月4日是美國的國慶日,但是在美國並沒有國慶日(national day)的說法, 美國人把7月4號稱為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而獨立日的說法就是來自於《獨立宣言》。週一至週三總共3天,在曼哈頓中城5大道42街的宏偉巍峨的歷史地標性建筑紐約公共圖書館總部展出《獨立宣言》《權利法案》的原稿。一起去看一看。

展覽從中午12點開始到6點結束,整個過程中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排起長龍,等待一睹歷史的真跡。

我非常興奮,我去美國研究學院學習過,因此我對很多美國的歷史很關注。
當我聽說獨立宣言手稿在這裡,我心裡說,我一定要來看

此次被稱為自由基石(Foundations of Freedom)的展覽可以說是紐約公共圖書館的一次歷史性展出, 這兩份歷史文獻是在1896年由圖書館董事John S Kennedy捐給館方的。其中的《獨立宣言》是美國開國元勛湯瑪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手寫的真跡。而《權利法案》是1789年送到各州的14份原始手稿之一。

紐約公共圖書館公關部副主席KEN WEINE :“我們這是歷史第一次展出《獨立宣言》和《權利法案》的原始手稿,為了來慶祝即將到來的七月四日獨立日。很高興看到紐約人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排隊來看這個原始的《獨立宣言》和《權利法案》手稿。”

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大陸會議為撰寫獨立宣言委任了五人小組,這五人小組一致同意,由傑佛遜單獨起草宣言全文。《獨立宣言》的通過,標誌著美利堅合?國的誕生。因此7月四日也就成為美國的國慶日,但美國人習慣稱之為獨立日。每到這一天美國各地民間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遊行慶祝活動,不僅是紀念美國當年從英國統治下爭取到獨立,建立了新的國家,更是傳遞的美國立國精神。這個精神,就是《獨立宣言》和《權力法案》中所強調的個人的權利。

《獨立宣言》只有一千三百字,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強調人有自由的權利、生命的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而政府的存在,是為了保護個人的這三大權利,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人民就有權推翻這個政府。

來自澳大利亞的Phillippa:“我覺得這是一個美妙的機會來看到這些偉大的文件。我認為獨立性是很重要的。”

《權利法案》,指的是美國憲法中第一至第十條憲法修正案。1787年美國憲法草案提出時,有人質疑憲法無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在傑弗遜等人的倡議下,1789年提出了《權利法案》,在憲法中增加包括信仰自由、出版自由、陪審制度等人權條款。

紐約公共圖書館公關部副主席KEN WEINE :“《權利法案》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你知道,《權利法案》有十條修正案,但這裡展出的《權利法案》有十二條修正案,其中兩條草擬出來了但是沒有被採納,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文件,很看到人們能看到這份文件,談論著,並且教育下一代。”

提到信仰自由,人們自然聯想到為逃避宗教迫害而來到美國的第一批清教徒。1620年一艘名五月花的木製帆船於9月16日搭載著102名清教徒從英格蘭的普利茅斯前往美洲新大陸。於11月11日在馬薩諸塞靠岸,66天的航程只有一人死去,且誕生了一名嬰孩,所以仍然維持102名抵達目的地。

“我覺得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關鍵的時刻, 擺脫英國獲得獨立,這個展覽的特殊性是能夠親眼看到這些創造歷史的文件。”

記者出鏡:美國這個只有短短二百三十七年歷史的國家,成為了今天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可能美國的開國之父當初並沒有想到,當初他們美好的理想成為了今天美國的立國之本,民主自由的價值幾百年來深刻的影響到了世界各國。正如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說:“每當我看到美國的星條旗,我看到的不只是那個國家的代表,而是民主和自由的像徵。”

新唐人記者李欣、宋盛樺紐約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