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申奇:派別和道路

【新唐人2013年5月10日訊】法國大革命期間1791年制憲會議辯論時,擁護激進革命的人坐在左邊,而主張溫和的立憲派恰好坐在右邊,於是,習慣上革命和激進派被稱為「左派」,溫和派被稱為「右派」。在此後的各國歷史中對政治派別及立場的左右界定千差萬別並無規則可循。大體上,反對現存制度的為左,擁護現存制度的為右。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左和右常常表示姿態和策略,左意味者激進,右表示溫和,後來更多用鷹派和鴿派來表示。

中共把自己稱作革命左派,把反對者稱為右派,顛覆了習慣語義。其後文革中的軍隊支左更把左右搞得面目全非。於是當今中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在討論政治立場和派別時,深受中共話語的影響。維護現體制的成了左派,反對現體制的倒成了右派。比如張博樹在《中國憲政改革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強調了左中右的中派聯盟,左右的界定是中共保守勢力為極左,極端反共勢力為極右,就有了體制內的中左和體制外建設性的中右。這兩天又有張明澍的「中國公民政治素質調研」,以左、中、右劃分中國人對民主的看法,結論是:左的佔38.1%,中間化立場的51.5%,右的8%。真是漿糊一罐,一罐漿糊。我認為:以左中右來劃分政治立場和派別的做法應當拋棄了,因為沒有用,這不能釐清問題反而搞得更複雜。在我看來中國存在維權派,即維護中共權力和權威的一元專制派,沒有特定立場的中間派,以及反對現體制的反對派。維權派中有頑固派和開明派,反對派中有憲政民主派和非憲政民主派。非憲政民主派中有毛派等,其特點就是反對當前的社會、經濟、文化、宗教政策等等,但並不反對一元論的政治結構本身。各派都有激進和溫和的分野。

憲政民主道路被維權頑固派界定為邪路,憲政民主派就成了最危險的反對派。因此當局以非法集會等各種藉口迫害要求官員公佈財產的袁冬、馬新立、張寶成、王永紅、李蔚、孫含會、丁家喜,趙常青、劉萍、魏忠平等等。但對於毛派在長沙舉行的未經批准的集會卻不加干預,因為毛派仍然擁護一黨專政的所謂正路。

究竟何為正,何為邪?在華盛頓紀念碑內牆的193塊碑石中有一塊是清政府送的,鐫刻著欽命福建巡撫大中丞徐繼蕃的《瀛環志略》,盛讚華盛頓「創古今未有之變局」開民主先河之功績,透露百年前先知先覺的國人把民主政治視為正路傾心嚮往之情。然而到了專制獨裁國家所剩無幾的今天,居然還有不少國人認邪為正,謬把邪路當正路,實在是可悲可嘆!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