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紅豆局長的事情要追到底

【新唐人2013年4月25日訊】前些日子出了個有喜劇色彩的環保新聞,題目是「紅豆局長」。 河北滄縣小朱莊井水因化工廠長期污染而發紅,縣環保局長鄧連軍先生解釋說這就像用紅豆來煮飯,迅速地使自己變成了網絡和媒體上的大紅人。這位倒霉的環保局局長其實就說了這麼一段話:「紅色的水不等於不達標的水,你有的紅色的水,是因為物質是那個色的,對吧。你比如說咱放上一包紅小豆,那裡面也可能出紅色,對吧,咱煮出來的飯也可能是紅色的,不等於不達標。」此話一出,網絡上就颳起了風暴,滄縣趕緊罷了他的官,全國媒體跟進,北京真理部這次也沒攔著,就被老百姓抓了一個典型,出了口惡氣。現在網絡上還有人在盯著,要瞭解更多的情況,比如環保局長為什麼要護著污染企業,拿沒拿錢,拿了多少錢?對於我來說,更加關注的是後繼的治理過程。既然已經成為一個全國關注的大桉了,就應該一直追到底,算一算污染與治理的大賬。

在接受白岩松採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先生說:「因為地下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這個治理起來代價非常的高,並且過程很緩慢,要幾十年的時間恢復。一般最好的方法是生化處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逐步地恢復到正常,這個過程是很長的。種樹、種草這些沒什麼太大效果。……  現在要治理,反正十個化工廠過去的幾十年的產值都是不夠的,這點是明確的,就是化工廠可能這二十年賺了一個錢,但是它造成的環境代價要想恢復要三十年的時間,還要花十份錢。」我支持王浩先生的說法。用放縱污染的方式來追求經濟發展,完全是得不償失。那麼,如此的賠本買賣為什麼總有人做,大做特做?根本原因在於,發財的和賠本的不是同一個行為主體:官商勾結的利益集團大獲其利,而災難轉嫁給了百姓和子孫後代。

舉一個美國的例子:哈德遜河水污染及治理。大約在60多年前,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往流向紐約的哈德遜河中排放了130多萬磅(約合589噸)的 PCB(多氯聯苯),這是一種有毒物質,但當時美國並沒有立法禁止使用,直到1976年才發現這個多氯聯苯可能致癌,政府宣佈禁止使用。可是通用電氣公司已經排放了整整30年了,怎麼辦?於是,美國環保局和通用電氣之間展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的拉鋸戰。通用電氣並不是要賴帳,而是在清理污染的規模和方式上和國家環保局有不同意見。環保局希望儘可能挖掘河底被污染的淤泥,而公司方面希望減少挖掘量,在那些污染不太嚴重的地段建立封閉區。總而言之,這幾十年來是一邊在治理,一邊在繼續爭執。兩年前,2010年底,美國環保局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過去通用電氣已經建立起來的封閉區,大部分也要徹底挖掘河底。通用電氣過去已經耗資8.3億美元,今後還要花5.6億,加起來就是將近14億。

這個美國的例子和今日之中國是可以比較的。通用電氣並非違法排污,而是那個時代對多氯聯苯的毒性缺乏瞭解,但危及後代,責任仍然是要追究的。還有,程度也不是一個數量級,如果說中國的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是原子彈級別的,美國哈德遜河污染恐怕不過是一顆普通炸彈。到過紐約的中國人很多,誰沒見過哈德遜河呢?打開中文的紐約旅遊網站,你會看到這樣的介紹:「哈德遜河流到紐約,即將入海,變得十分寬闊,寬得幾乎不像一條河,更像大海。河水很清澈,但據說也曾經嚴重污染,經過治理才恢復。我們中國的城市也正在走這條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最後這一句是用於洗腦的套話。美國與中國的污染,不僅程度不同,性質也完全不同:一個是知識性的,一個是制度性的。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