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近7成受訪者是「官迷」 最迷「灰色收入」

【新唐人2012年10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劉璇綜合報導)各種被曝光的官員特權、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風,形形色色的官本位現象以及相關的社會事件屢屢成為新聞熱點,並被公眾高度關注。究竟多少人是「官迷」?官本位有多嚴重?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有7成受訪者「認同有錢的不如有權的」。

據《人民論壇》雜誌報導,在東部(廣東、浙江)、中部(河南、湖南)、西部(陝西、四川)地區隨機發放了書面問卷共3,0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23份,其中東部地區941份、中部地區997份、西部地區885份。結果顯示,無論是東部、中部地區,還是西部地區,都有超過五成的受調查者把「公務員」當成了擇業首選,這說明官本位意識在中國各地都普遍存在。

據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的調查,65.8%的受調查者認為當前官本位現象十分嚴重;68.5%的受調查者擇業時優先選擇「黨政機關公務員」。

此外,對於「官迷」最迷什麼?調查結果顯示,排在最前面的是「灰色收入多,正所謂『當官不發財,請我也不來』」,佔比73.7%;其次是「權力效用大,能幫助解決家庭親友的各種麻煩」,佔比60.7%。調查中受訪者的話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釋「官迷」們想當官的原因。黑龍江一位受訪者對記者說:「官癮的大小由其背後的利益大小所決定,沒有好待遇,想當官的就很少。」 其他吸引人們當官的因素依次為:「社會地位高」(佔比54.2%)、「待遇福利優」(佔比48.6%)、「工作穩定輕鬆」(佔比35.2%)。

另外,根據調查,以下是「官癮症」六大症狀排名:

1、認同「有錢的」不如「有權的」佔72.3%

癥狀解析:「當官就是吃皇糧,無後顧之憂,既不用擔心下崗,又不用擔心單位倒閉,工資往上加,捧著鐵飯碗,混混一輩子」,因而「人人想當官、個個想出頭」。

雖然商人中也不乏財富顯赫者,但是有起早貪黑、摸爬滾打的艱難創業;有波詭雲譎、暗潮洶湧的激烈商戰;更有時不時地為「當官的」明裡暗裡勒索賄賂的各種無奈。難怪很多人有意無意瞧不起商人。

2、評價人看官階等級 佔66.1%

在大陸,以官階大小來評判一個人的「官癮症」,其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對一個人「蓋棺定論」時以級別論之。在死者的墓誌銘上,刻上他(她)曾經做過的官職,以此當作這個人一生最大的榮耀和成就。而在美國,即便是總統傑斐遜的墓誌銘上也只寫有三行字:「弗吉尼亞法案的制訂者、《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亞大學的創始人。」

3、做官的親友同事以職位稱呼 佔53.8%

如果在大街上碰見布希總統,你不喊他「布希先生」而喊「布希總統」,那他肯定不但感受不到尊敬反而會感覺受到了揶揄。但在中國大陸,兩個同班同學畢業後,如果其中的一個突然當了官,就算之前以姓名相稱慣了,另一位也得馬上改口稱他為「某某官」,否則對方非但會覺得不受尊重,更有可能給你小鞋穿。

4、周圍人做了官自己也想做官 佔40.1%

恨官、想官、愛官。這裡的權力誘惑太大。免費的車、免費的房、呼風喚雨的權、不勞而獲的錢……

5、認可「做官才有出息、從政才有本事」,佔33.5%

有人說,現在的教育就是:「好好上學、考大學、當官、發財。」上世紀八十年代,很多畢業生選擇了「下海」創業或者較有活力的私營企業等。但是,今天的大學生擇業時,傳統的熱門職業已不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就業的第一選擇大多是政府機構,因為那裏除了有穩定的收入、最好的福利和最小的風險外,還有機會當官。

6、對故鄉的主要領導如數家珍 佔21.6%

當一個人被問及自己是哪裏人時,得到的回答除了地理位置、特產名勝,最具特色的往往就是「現任某某領導是我的同鄉」。即便追溯歷史,也鮮有列舉文學家、藝術家之類的,相反,不是舉出曾經出了哪位皇帝,就是誕生了哪位宰相。

有網友說,一個事實只要是當官的,即使是屁大的芝麻官,過年回家都是風光無限,眾人景仰只要是體制外的,縱使你在風光,在旁人眼裡你仍然是沒有什麼地位,如果落魄就更遭人白眼了。

有專家表示,中國官本位思想之所以依然存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制度包袱沉重。

也有專家指出,實行「官位」開放,進行公開選拔、公開競選,使「民」可以考官、罷官,從體制層面真正把「官帽」、「官運」交給人民群眾,就必然會從民畏官變為官畏民,從「官本位」變為「官本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