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阿茲海默症 醫界巨大挑戰

【新唐人2012年9月18日訊】會造成人類大腦退化的阿茲海默症被發現已超過100年,但它持續剝奪更多人的記憶和獨立自主,依然是醫界的巨大挑戰之一。

研究人員蹣跚前進,獲得小幅度進展,但伴隨許多挫折。儘管在前美國總統雷根等人協助解除阿茲海默症的污名後,病人得到的照護獲得改善,但此病症的主要機制仍然成謎。

癡呆症中有2/3是阿茲海默症造成的,在全世界人口不斷增加並變老時,找到治療方法顯得格外急迫。

9月21日是世界阿茲海默日,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專家哈特利(Dean Hartley)對法新社說:「阿茲海默症的支出負擔將會宛如海嘯般。」

製藥大廠禮來(Eli Lilly)、輝瑞(Pfizer)和嬌生(Johnson & Johnson)因為臨床實驗失敗,上月停止備受期待的治療測試,將希望之門關上。

法國研究人員9月6日宣布,廣泛被視為具有天然療效的銀杏萃取物,實際上無法預防痴呆症。

歸咎於經費不足,研究人員至今仍不甚清楚,德國醫師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1906年在痴呆症病患大腦中發現的斑塊和糾結是如何形成的。

如今治療藥物可治癒一些症狀,但無法抑制阿茲海默症的逐漸惡化。

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主任卡倫(Eric Karran)說:「製藥業已經歷一連串非常昂貴的失敗,我擔心它們可能會想:這真是太困難了,我們只能等待,等到科學有更多進展。」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推斷患有癡呆症的人數將自2010年的3560萬人,到2030年增達6570萬人,到2050年增達1億1540萬人。

包括住院和居家照護、藥品和看病的成本2010年將近6000億美元,約相當於瑞士的國內生產毛額,至2030年將增加85%。

專家相信,如果各國政府、研究人員和製藥公司有效率攜手合作,或許能在20年內找到治療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