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

【新唐人2012年8月23日訊】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后改為陽曆7月7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它最早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並無後面的故事。直到漢代,其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

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不過,古人乞巧不獨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荊楚歲時記》記載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閨中秘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是指一種小型蜘蛛。《東京夢華錄》則說:「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曾提及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的詩詞、戲曲,不勝枚舉。但這個故事為什麼會發生在農曆七月七日呢?其實觀察織女星與牛郎星(牽牛),是可以讓古人了解到「秋天到來」的方法。

在《夏小正》的古農事歷中有記載:「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在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也在人們的頭頂上清晰可見。而織女星旁兩顆較暗的星星位置,正好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朝東方望去,正好可見牛郎星。再加初秋七月的秋雨,會衍生出這樣的愛情傳說,也不是無法理解的。因此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著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到了現代,七夕節又被人們正式地稱為「愛情節」。許多商家和民眾稱之為「中國情人節」,但由於「情人」一詞可能產生的歧義,以及七夕傳統習俗中並沒有情侶約會的內容,因此民俗專家認為稱為「情人節」不適當,而應稱「愛情節」。在中國大陸,七夕節被商家作為商業促銷的一大良機,而傳統習俗則呈現失落,人們對七夕的熱情比不上西洋舶來品「情人節」。台灣和香港也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七夕節情況堪憂,比不上日本的節日氛圍。

目前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七姐衣」,于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來源:維基百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