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組織新聞通訊 刊載馬英九總統專文

(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10日專電)「國際無彊界人權組織」今天在它的電子新聞通訊中,刊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的專文,闡述他上任後台海兩岸關係緩和的新情勢,以及台灣在穩定區域和平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國際無疆界人權組織」(Human Rights Without Frontiers International, HRWF),並已將專文傳送給包括歐洲議會議員、歐盟智庫學者、國際媒體記者、非政府國際組織負責人及比利時國會議員在內的數千名人士。

馬總統在「台灣:兩岸和平的締造者」專文中指出,今年5月以來台海局勢明顯緩和,台灣開始寧靜地扮演穩定區域和平的角色,也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肯定。

他並指出,台灣歷經二次政黨輪替,民主走向益趨成熟,不僅成為亞洲民主的典範,更成為全體中華民族「民主的燈塔」。

針對兩岸關係的發展,馬總統表示,新政府執政半年內,大幅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恢復中斷10年的兩岸制度化協商管道,促成6月及11月兩次「江陳會談」在北京與台北兩地的接續舉行,「這非但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突破,更是台灣對捍衛區域和平承諾的重要貢獻。」

馬總統在專文中同時說明,新政府上任以來掌握兩岸難得的歷史機遇,積極致力於尋求創造和解與和平的環境,開啟對話與溝通的機會之窗。

馬總統說,在他520就職演說中,明確宣示以最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的「 不統、不獨、不武 」的理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並秉持「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兩岸共同利益的平衡點。

他指出,台灣釋出的善意,也獲對岸當局務實的回應,雙方並在四川汶川震災、2008奧運,乃至食品安全議題上,展現迥異以往的互動模式。

馬總統說:「我政府亦秉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審慎改善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並尋求降低兩岸對立與衝突,緩和雙方在國際上的摩擦,讓台灣能夠得到合理的國際空間。兩岸共同攜手運用智慧,創造和平、繁榮、尊嚴、互惠、合作的兩岸關係。」

他認為,面對中國大陸崛起及全球化帶來的機會與挑戰,台灣亟需深化民主、健全經濟發展、完善公平社會制度,並與國際穩定地接軌。

馬總統在專文中表示,11月間「江陳會談」是兩岸分治60年以來,大陸方面最高層級代表首度訪台,雙方洽談與人民福祉相關的經濟性、事務性議題,並簽署有關海運、空運、郵政合作及食品安全4項協議。

他說:「這將使台灣人員進出效率大為提升,並節省貨物運輸成本。這是兩岸兩會在『互不否認』的態度下進行的對等協商,象徵兩岸進入以協商代替對抗的新時代。」

但馬總統強調,在兩岸和解歷史新機遇與國際和平發展的主流趨勢下,兩岸關係改善必須體現在中國大陸消弭對台軍事威脅、尊重台灣的國際空間。

他指出,中國大陸軍備快速擴張已引發區域與國際間的疑慮,「對此,我們也鄭重呼籲大陸當局應認真考慮撤除對台導彈部署,因為武力威脅無助於建立和諧的兩岸關係與穩定亞太區域和平。」

在國際空間方面,馬總統指出,將秉持「活路外交」的思維,停止互挖牆角,以推動兩岸在國際領域和在國際組織中,相互協助、貢獻國際社會。而「活路外交」的思維與作法也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

馬總統並說:「我們堅信,大陸如能摒棄外交零和思維,停止對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的打壓,尊重台灣人民參與國際社會的願望,兩岸將可共同為增進人類福祉與促進區域和平與安全攜手合作,這才是實現台海永久和平的最佳途徑。」

他同時認為,台海和平與兩岸關係和緩符合兩岸與全球的共同利益與期待。

馬總統說:「台灣520以來尋求兩岸和解的積極作為,使兩岸關係快速融冰,但我們也不低估兩岸發展過程中的種種挑戰與風險,然而和平穩健尋求兩岸和解共生、促成台海永久和平是我們念茲在茲努力的目標。因為台海永久和平才能落實台灣對區域和平穩定的忠實承諾。」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