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矇混蛋白質檢驗 危害嬰幼兒腎臟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三日電)中國大陸遭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奶粉,造成多起嬰幼兒泌尿道結石事件,腎臟科醫師今天表示,三聚氰胺根本不是合法食品添加物,被違法當成蛋白精使用,雖然人體能夠代謝,但對腎臟未發育成熟的嬰幼兒,卻有造成尿毒症的危險。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測量食物蛋白質含量的凱氏法(Kjeldahl Method),檢測標的為含氮量,如果食品添加三聚氰胺,不用增加蛋白質含量就能提高含氮量。

他認為,要有相當的知識水平才能以此原理,在乳製品檢驗中動手腳,若說始作俑者是酪農,可信度不高,類似事件去年也發生,中國大陸銷往美國、加拿大的寵物食品中,因為含有三聚氰胺而使蛋白質含量不足,並造成寵物營養不良和腎衰竭,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以為是食品來源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對人體來說,林杰樑表示,如果食用含三聚氰胺的食物,大約三小時後,體內的三聚氰胺濃度就降低一半,含三聚氰胺奶粉若製成奶精、飲料、糕餅,並非成人的主食,一般人大可不必驚慌,但如果腎功能不全者,則務必多喝水,一天喝水超過二千cc,有助加速排出三聚氰胺。

林杰樑指出,以配方奶粉為主食的嬰幼兒,由於腎臟泌尿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含三聚氰胺奶粉造成尿液酸化,鈣化累積在泌尿道,早期症狀不明顯,超音波的檢查效果優於X光檢驗,長期累積,則有尿毒症之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