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雲飛:中國體育走的是一條歪路

冉按:昨天去成都華德福學校給一志願者服務機構做一個《我們不是來添亂的》的演講,那學校所在地真有點鄉下的感覺,有坡地,有石梯,到處是樹與草,比到處都是水泥地的所謂現代化學校,似乎更像學校的樣子,雖然沒有看上去那麼多刻板的整潔。演講當然談到了志願者及其機構包括政府這幾方的問題與互動,政府、志願者機構、志願者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來把災後重建做好,並讓大家在參與的過程中,持續地培養自己的公民精神,以便使災難的教訓,化為一種社會進步的好結果。

當然說到公民精神的培養,在後來與志願者們互動的時候,其中免不了要談到奧運會,談到劉翔為何退出比賽,與我們如何做一個公民的問題。老實說,一九八四我讀大二,當年中國人拿奧運金牌的時候,也像現在許多人一樣不經思考地歡呼,因為我那個時候的腦子也不會比今天許多見到金牌就來勁的民族主義者更清醒。對體育精神的領會,對我們的舉國體育制度也不會像今天這樣有自己的看法,總是人云亦云,而且特別以官方給自己灌輸的教育為標準。所以常因獲得的奧運金牌而虛火上升,頭腦沖頂,就像毛澤東在四九年提勁打靶說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一樣,其實中國人民何曾真正站起來過?後來才知道得金牌的多寡與我們生活的尊嚴沒有關係,而且還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那就是因為中國的金牌所費不貲。中國的金牌越多,作為納稅人的我們受損越厲害,這是一個不可更改的現實。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這種金牌戰略的體育機制,不僅不能培養中國人的體育精神,而且造就成王敗寇的意識,極其勢利。換言之,這種把金牌追求當作第一目標的體育機制,不僅損傷所有納稅人的利益,沒有真正的體育精神,連做人的基本人格培養都有損傷。你能想像一個成王敗寇的人極其勢利的人,會尊重比賽對手嗎?這次有的中國選手得了金牌後,把他的比賽對手視為敵人,這種說辭和做法,實在令人羞愧難當。

說到令人憤慨的舉國體育機制,其弊端有目共睹,但中國官方卻似乎樂此不疲,自然有魏紀中這樣的人出來讚美它。現在國家體育總局、各訓練中心、教練和金牌獲得者,已成為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這種利益團體當然不會輕易改變他們自身獲取利益的方式,指望他們做出中國體育機制的改變,那只不過是與虎謀皮。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官方通過慷納稅人之慨,來完成他虛假的繁榮和所謂國力的強盛,利用這種對發炎的民族主義者和浮腫的愛國主義者十分有效的愚弄與籠絡,從而藉無度花納稅人的錢而加強其極權的統治合法性。而統治合法性的加強,以及對民眾的愚弄,就是中國官方小集團的利益最大化。事實上,中國體育受害者不只是全中國的納稅人,而且還包括金牌戰略中「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那些替金牌獲得者墊背的運動員,這些運動員由於從小的訓練,引起一身的傷痛,更為重要的是沒學到像樣的文化,沒有受到系統的教育,這對他們將來的人生是個巨大的損失。他們這些失利者在巨大的金牌榮耀面前,就像那些「成功」的貪污腐敗官員的背後,站滿了諸多衣衫襤褸的底層人一樣。這是兩種毋須任何深度思考,就可以對比出來的社會現實。一個摧殘大多數運動員,且花費納稅人巨額稅款的體育機制,還被讚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昨天偶翻幾年前老潘SOHO中國有限公司內部自印的《雜碎》(該書的設計比較別緻,尤其是書脊的設計更像一本已壞的書,裝訂線裸露,但手感的確很好,視覺上也有一種別出心裁的「提醒」),看到四年前西方傳媒的報導(見該書P332至336),再看這屆奧運會中國因東道國之便而得了金牌第一,中國的體育有什麼進步嗎?民眾得到了更多的好處嗎?其他失利的運動員之權利得到改善與保障了嗎?可以說與四年前相比,對金牌只有更加變態的狂熱,沒有絲毫的進步。四年前西媒的報導中,有俄羅斯《莫斯科時報》:《如果失去特有的制度,中國的競技體育將不堪一擊》;英國《泰晤士報》:《2008,中國只靠女子項目就可能擊敗美國》,值得一看。另外,下面全錄兩則四年前西媒的報導,一則為美國《時代週刊》,一則為德國《明鏡週刊》。我們真的是要別人的「明鏡」來照亮自己的黑暗,有比較才有鑑別。今天博客的標題取自《明鏡週刊》的標題,而省去「競技」二字,因為中國的體育因競技體育走歪了,而影響到全民體育的發展,影響了我們普通民眾的體育鍛練。因為官方不建設更好的體育場館和設施,不方便普通民眾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練,所以走歪了的不只是競技體育,而是中國體育都走歪了,嚴重偏離真正的體育精神。2008年8月24日8:40分成都,時在雨中

美國《時代週刊》:虛假繁榮在愚弄中國人自己

在雅典,中國人如願以償地拿到了金牌總數第二的位置,單從金牌排行榜上來看,中國似乎已經成了一個體育強國,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在男子110米欄的決賽中,來自中國的劉翔以巨大的優勢擊敗了其他選手而奪冠,估計這塊金牌會使劉獲百萬美元以上的收入。但很難讓人相信的是,中國人會因此而加大對田徑項目,尤其是男子田徑的經濟投入,他們似乎對一些冷門項目和女子項目更感興趣一些

中國人是純粹為了追求金牌而去比賽,而我們則同時還在享受這一切。我們的體育在為我們謀求財富,而他們的體育則一直在花著納稅人的錢。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願意用5塊游泳金牌去換一塊男子籃球金牌,中國人不會這麼做,他們更重視金牌的數量。

中國人在為他們所取的成績歡呼,似乎沒有人感到他們事實上受了愚弄,「陰盛陽衰」和「熱門項目的疲軟」得到了迴避。他們所取的金牌影響力都有限。中國的體育界高官在請賞的同時,也用一種虛假的繁榮再一次愚弄了國民。

德國《明鏡週刊》:中國競技體育走的是一條歪路

雅典奧運會是德國的又一次失敗,但這不是什麼致命的問題。在統一以前,東德就可以在金牌數字上超出美國,但這並不能表明東德就比美國強大。對於現在的中國而言也是同樣如此。

東德的體育發展制度剝奪了運動員的自由,他們不能把體育當做一種樂趣,因為這是他們的職業,儘管在名義上他們仍然是業餘運動員。實際上他們的訓練強度要遠遠超出其他國家,而且政府也會為他們投資,這在資本主義國家是不可想像的。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中國人過份依賴女子項目,當0:8輸給德國女足後,世界末日似乎已經到了,而後她們居然向全國人民公開致歉,他們的男足好像還沒有類似事件發生。把男人的壓力都轉移到女人身上,這簡直是難以想像。

32塊金牌,這樣的勝利並不值得去歡呼,但我們沒必要去幹擾中國人的自我陶醉。至少我們對他們的女子舉重金牌不會垂涎三尺。

--轉自《新世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