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發展進入瓶頸 企業風聲鶴唳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突然訪問廣東省,以了解當地經濟的發展現況。分析家指出,從溫家寶及當地高層官員的談話看,當前廣東確實面對著嚴重的考驗。

在大陸近三十年的開放改革過程中,廣東一直是台灣和香港企業重點投資的地方,也是大陸吸引外資的成功典範。不過,在北京方面慶祝開放改革三十週年之際,包括東莞、深圳等廣東城市,卻像當年亞洲「四小龍」一樣,面臨著經濟發展瓶頸。

溫家寶是於七月中前往廣東,期間曾考察東莞工廠。據報導,當聽到東莞資訊產業的成本因為人民幣升值等因素而上升百分之五十時,溫家寶感慨地說,「企業現在確實很不容易」。

大陸實施開放改革措施以來,東莞憑著相對較抵的工資及土地等,吸引大批外資到當地投資設廠。目前在當地投資的外商中,大部分是港資及台資企業;而這些企業大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全靠低投資成本的優勢維持經營。

但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及金融狀況出現波動,以及大陸的投資環境轉變,例如成本增加、環保力度加大及工人薪資提升等,都令這些企業的成本上升,加上出口訂單減少,經營頓時陷入困難。

根據東莞工商局的統計,上半年當地外資企業的增速明顯放緩,新登記外資企業只有二百六十九戶,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二十八點二七。同期間,關閉的外資企業卻有一百一十一戶,增加百分之七十三點四四。兩者出現反差,正顯示出當前外資流出東莞。

除了東莞外,深圳官員日前也公開表示,由於內外經濟環境趨緊,當地加工業將面自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嚴峻局面。

根據深圳加工貿易協會的不完全統計,由於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連續降低、美國次貸危機及訂單下降等因素,今年上半年,深圳已有超過一千家加工貿易中小企業倒閉。

對於當前廣東企業所面臨的困境,溫家寶給予的建議是「發展、轉型、升級」。事實上,廣東當局也正大力協助境內企業升級,加速發展高新科技園,又減免某些稅項,以降低投資成本。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日前接見香港媒體高層時就表示,廣東和北京的中央政府下月將推出一些協助珠三角香港企業升級的辦法。

從汪洋的談話來看,廣東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已是勢在必行。對於那些未能升級的企業,廣東當局將會協助他們轉移到省內更偏遠的地區。

汪洋向香港媒體說,廣東將引導企業向粵東、粵西及粵北等周邊地區轉移,而當局將會降低這些地區的電價,幫助勞動密集型企業降低成本。

對於廣東當局上述的做法,東莞市政府官員形容這是「騰籠換鳥」的做法,目的是撤走勞動密集型企業,騰空土地給高科技、高產值的企業發展。

此外,東莞方面還在興建了松山湖高新產業園區。

不過,松山園區至今引進的公司寥寥可數。因此,不少人憂慮,東莞提出的「騰籠換鳥」的口號,恐怕會成為「鳥去籠空」。

據報導,有「世界鞋都」之稱的東莞厚街鎮,去年至今已有近千家鞋廠結業,將可能變為一個「空籠」。

面對上述問題,東莞方面近日又提出,「產業升級不是要搞死企業」,市政府方面同時設立轉型基金,推出減少政府收費等一系列措施協助企業度過難關。

此外,星島日報近日透露,在推進廣東產業升級之餘,北京當局將會繼續扶持勞動密集型企業,以「保就業、保穩定」。據稱,北京方面所憂慮的是,在產業還未升級之前,大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先行倒閉,而廣東現有一千七百萬外省勞工,當局能否養活這些民工,是一大疑問。

綜合而言,大陸經濟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確實到了關鍵時刻。長遠而言,大陸要維持競爭力,推動產業升級恐怕是難免的事。但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北京方面既要考慮效益問題,也要兼顧社會穩定,掌握的難度頗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