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難民日 救援組織討論庇護難民議題

(中央社記者王舜薇台北二十日電)今天是聯合國難民署(UNHCR)訂定的「世界難民日」,中國人權協會舉辦「台灣如何援助國際難民」座談會,邀集國內救援組織討論庇護難民相關議題。與會者指出,除了讓難民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外,更要維持他們的基本人權。政府單位跟
民間組織也應加強合作,進行資源整合與經驗共享。

座談會上午在台北律師公會舉行,與談人包括中國人權協會理事長李永然、世界宗教博物館執行長了意法師、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秘書長王興中、佛教慈濟發言人何日生、外交部NGO國際事務委員會組長曾曉峰、中華救助總會秘書長張正中、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副團
長馮曉原。

李永然指出,聯合國將今年世界難民日主題設定為「庇護」,主要著重在保障難民的基本需求,其中包括經濟保障、以及免於暴力與迫害的保障。

他表示,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資料,世界難民人數經過2001年到2005年的下降後,近三年來卻連續呈現增長趨勢,是非常值得關切的問題。人們不斷面臨全球化所帶來的複雜問題,例如許多地區的多邊衝突、政府不良的領導、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變異等,種種因素
都造成更多無家可歸的人。

了意法師舉靈鷲山佛教團最近協助緬甸風災的例子指出,全球化串聯起人的生活脈動,卻也帶來危機。人們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實際上受害的還是自己。溫室效應、臭氧層破洞、緬甸風災等傷害,更加凸顯人的渺小脆弱。

馮曉原以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長期駐紮泰緬邊境的服務經驗為例,認為服務團一路陪伴難民走過痛苦與悲慘的歲月,除了設法使難民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有家歸不得的族群維持基本人權,持續保有文化與尊嚴,並規劃他們的未來發展。

其他與會者一致指出,要加強台灣的國際援助能力,必須培育具有人道素養、國際視野以及外語溝通能力的專業人才。台灣其實不乏民間組織參與國際援助工作,卻缺少幫助各組織進行資源整合與經驗共享的平台機制。往後應該加強政府單位與民間組織的關係,共同落
實人權教育,喚起民眾的人道觀念。

相關文章
評論